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事業缺乏成就、懷疑人生白活?你可能步入「中年危機」的5種徵兆 | 健康遠見
中年

事業缺乏成就、懷疑人生白活?你可能步入「中年危機」的5種徵兆

人生是使命,不是事業。
事業缺乏成就、懷疑人生白活?你可能步入「中年危機」的5種徵兆 《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真正的成功並非都像表面上那樣,也並非別人稱頌的那些。你或許達不到別人的期待,可是只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都很稱職,那就是在真正最重要的事情上是成功的。(本文節錄自《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一書,作者:史蒂芬.柯維、辛希雅.柯維.海勒(Stephen R. Covey, Cynthia Covey Haller),以下為摘文。)

聖誕節經典名片「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的情節故事,對凡是懷疑過自己人生到底有多重要的人,都意義重大。

各位也許記得,主角貝禮為人正直,放棄遠大的夢想,待在家鄉貝福德瀑布小鎮,經營父親的儲貸事業。他似乎注定一輩子要做低薪工作。當非他之過的財務破產發生時,貝禮感到絕望。他以為再也沒有出路,想要跳下橋一了百了。

你是否也像貝禮一樣,覺得完全遭到生命背棄,你的夢想和期待都是一場空?

你對現狀是否感到滿意,還是寧願做不一樣的事情?

你的履歷是否單薄,過去的工作績效是否乏善可陳?

你對生活的熱忱,是否因為感到幻滅而消逝,也因為對自己真正能做到什麼,更感懷疑,更無信心?

你是否像貝禮一樣,不確定本身的作為對別人有沒有意義,而想要找一座橋跳下去?

社會對這種苦惱有個名稱:「中年危機」。正在其中的人可能痛苦難當。

他們是介於40至60歲的男女,發現自己的現狀並不如意,或是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他們經常自慚形穢,覺得別人看起來都過得更順遂、更「成功」。

在這個人生關鍵階段,我們會面臨許多挑戰

● 雇主不認可或獎賞你的技能與長才。

● 你感到心力交瘁卻不受賞識,你懷疑自己的工作是否值得。

● 你的事業發展平淡無奇,缺乏成就感,你覺得有志難伸,沒什麼選擇餘地。

● 你的婚姻或其他重要關係陷入困境。

● 你似乎得不到個人滿足感與真正的快樂,你懷疑人生是否該重新來過。

● 你不相信會落得目前的處境;你以為自己與成功的距離應該更接近。

中年危機的徵兆

● 抑鬱、冷漠、疲累。

● 缺乏真正的目的或企圖心。

● 眼光不再長遠。

● 自我中心,無視於最親近者的需求。

● 尋求人為或外來刺激。

人步入中年,有時不免恐慌,以致行為反常,像是購買昂貴、拉風的新車(使自己看來很成功),辭掉穩定的工作,開創風險高的新事業,穿著與行事仿效十幾歲青少年,甚至從事大膽或危險的活動。

最糟的是有時會想逃脫,拋下配偶及家庭,冀望不一樣的環境,重新開始或建立新關係,可以使自己感到年輕,消沉的自我形象能夠變好。

人生是使命,不是事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圖/人生是使命,不是事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我有個朋友的父親,40幾歲時經歷了典型的中年危機。我們聊天時,他跟我分享他父親的故事,以下引用他的話:

父親43歲時,調職到幾小時車程之外的都市,母親、弟妹與我都得離開家鄉,就在我高中畢業前一年,告別我們喜愛的學校。我們盡可能適應新環境,可是幾個月後又要搬家,因為我爸為了追逐新機會,辭去做了多年的銀行工作。幾個月後,爸爸來到媽媽身旁,請她坐下,說他打算離開她和家人,與祕書遠走高飛。祕書比他小17歲。

幾個月後我們發現,父親與他的新妻子(舊祕書)遷居南加州,留下心碎的媽媽收拾殘局。那種痛苦難以形容,不過堪稱「恐怖」。22年的婚姻結束,3個十來歲孩子面對不可知的未來,無法理解,慘遭遺棄,家裡少掉父親,卻得不到什麼解釋。這對任何人情緒穩定的破壞,不可以道里計,而「爸爸」卻只顧與他的新歡在聖地牙哥四處打高爾夫。

父親中年危機的後續效應,甚至到如今約38年後,仍然不曾消失。一生感情破滅的母親,獨身生活30年,早早便過世。弟弟妹妹和我也變得自我懷疑,缺乏信心,潛力受到壓抑,對愛不信任,家庭生活都欠佳,甚至自己也離婚。悲劇延續著。當然「克服它」是數十年來的主流建議,但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

❝要是你不喜歡現在的生活,通常解決之道在於正視問題,不要逃避。 ❞

拋家棄子很少能解決問題,也會毀掉被拋棄的家人。鄰家的草地不會比較綠;或許你只需要為自家的草地澆水。明智之舉是探究原因,處理問題,保住與親愛家人的關係,畢竟你已經投入那麼多。

在此值得憶起貝禮的遭遇。在電影中,(尚未獲得翅膀的天使)奧波迪被指派來阻止貝禮跳下橋。當貝禮說他希望根本不要出生,奧波迪便實現他的願望,並讓他看見貝德福瀑布小鎮若沒有他,日子將多麼不一樣。

缺少他的身影與影響力,貝德福瀑布小鎮變成黑暗、弊病叢生的波特村。貝禮想要逃離的美好小鎮,因為沒有他,變成鎮民不滿、風波不斷之地,受制於貪婪又好弄權的銀行家波特。

貝禮感到震驚,他熱切祈禱再給他一次機會,重新活過並享受他從未充分領會的人生。他的禱告獲得應允。儘管因銀行出事被捕的危險仍在,他還是跑回家,去看每個對他重要的人。家人與朋友卻聚在一起,設法挽救他免於破產,以回報這些年來貝禮為他們所做的許多犧牲。

奧波迪對貝禮說:「很奇怪是不是?每個人的人生,會觸及那麼多其他人的人生。他不在時,不是會留下很大的缺口嗎?貝禮,其實你的人生很美好。」

你或許也像貝禮一樣,在人生許多領域都很成功,卻渾然不覺。真正的成功並非都像表面上那樣,也並非別人稱頌的那些。你或許達不到別人的期待,可是只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都很稱職,那就是在真正最重要的事情上是成功的。

❝工作對養活自己和家人固然重要,卻並非你我的人生使命。❞

向上心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必在意做世人眼中的成功者。我們反而應該重新定義成功的含義,並努力為世間的善做出重大影響。

《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柯維的向上心態》,作者:史蒂芬.柯維、辛希雅.柯維.海勒(Stephen R. Covey, Cynthia Covey Haller),天下文化出版圖/《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柯維的向上心態》,作者:史蒂芬.柯維、辛希雅.柯維.海勒(Stephen R. Covey, Cynthia Covey Haller),天下文化出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