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創新應用,可不只用來代筆寫完章或繪圖。聽AI「醫生」建議,選擇唱歌到做菜等有趣活動,來活化老後生活,也可以,這不只是科幻片情節,而是中化銀髮最新從日本引進的AI復能系統。到底有什麼厲害?請見一文解讀。
聽AI「醫生」建議,選擇唱歌到做菜等有趣活動,來活化老後生活?還能藉此讓熟齡階段的自己腦袋與身體都不生鏽?由中化銀髮從日本引進的AI復能系統,就將完美達成這任務。讓老後的我們,發現AI不僅不會淘汰我們,還成了好幫手!
原來,中化銀髮攜手工研院,從日本引進AI復能系統「ICT REHA」,這款AI系統為熟齡人士客製化活動設計,提升長輩們生活自理能力。而科技與數據的力量也讓健康復能活動更科學化與生活化
到底,這套AI系統是什麼?原來,它結合了醫學與統計學,可為熟齡人士設計生活復能課程。只要在電腦中輸入使用者年齡、疾病、步伐、認知機能等資料,AI復能系統便可以根據其積累的數千萬筆數據,演算並分析出最適合該長輩的個人化生活課程。例如:長輩生理數據顯示其心肺功能較差,但肌力尚可,AI系統便會建議少做點肌力運動,改做有氧運動。
圖/中化銀髮引進AI復能系統的同時,環境設計以暖色調出發,營造溫暖正向氛圍。關立衡攝
邁入超高齡社會 健康老化成新目標
隨著國民平均壽命不斷增加的同時,處在臥床、慢病纏身等不健康狀態的不健康餘命卻也逐年遞增,「健康老化」才是現代熟齡人士轉而追求的目標。在人口急遽高齡化的現況下,熟齡族的健康照護更躍升成重要議題。
中化銀髮開設的「暖時光日間生活館」10日舉辦開幕茶會。開幕當天,春天煦暖的陽光灑進室內,不只陽光進駐,日本的AI復能系統也被引進到日照中心,陪伴長輩們暖迎人生後半場的美好時光。
AI系統助攻 建立個人化精準照護
中化銀髮總經理李宗勇提到,「復能」指的是恢復生活自理能力。他認為,日照中心不只給予長輩最好的照護,還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延緩老化。李宗勇分享,推動延緩老化活動需要系統和數據,才知道該做什麼以及活動成效如何。因此,他與工研院合作,導入日本AI復能系統。
這款AI系統能從熟齡人士的基本資訊,例如:年齡、身高體重、病史等,進行八大層面分析,給予最適合的個別化復能學習單。這八大層面包含:有氧運動、肌肉訓練、認知訓練、伸展、運動項目、營養管理、血壓管理與日常生活。
而AI分析長輩8個類別各類比重之後,還會提供多種生活化課程,例如:認知訓練便有算術、拼圖、疊疊樂、烹飪、書法等22種多元活動,日常生活訓練也包含從刷牙到化妝、從賞析音樂到歌唱等40種主題活動,讓長輩在從事活動的過程中,增進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圖/中化銀髮總經理李宗勇認為,日照中心給予長輩照護的同時,更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延緩老化。關立衡攝
台版AI復能系統 面對法規與文化差異
而引進日本AI健康復能系統最大的挑戰便是:如何應用。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提到,ICT REHA系統累積許多日本數據與經驗,但引進台灣後仍需進行「轉譯」工作,才能設計出適合台灣長輩的照護活動。
引進系統的重要推手之一、工研院企劃與研發處副處長胡紀平更補充,ICT REHA系統在法規、活動設計與照護資訊等層面,都需要根據台灣的在地條件做出調整。例如:AI系統會推薦日本的「吹箭」活動,但台灣長輩並沒有這樣的文化經驗,因此,中化銀髮團隊便會根據台灣文化,發想其他具有同樣效果的復能活動來代替吹箭。
胡紀平提到,未來將蒐集更多台灣數據,提供更精準的健康照護計畫,他以步態訓練為例,現在長輩多半由復健醫師或治療師判斷行走姿勢正確與否,未來將藉由大量步態資料,訓練AI從細微動作來鑑別步態問題,並提出改善方式。
突破台灣醫療資訊限制 跨入生活場域
而胡紀平也強調,這套AI復能系統對台灣健康領域具有突破性意義,以往台灣較注重醫療院所裡面的醫療資訊,但長輩生活場域並不限於醫院,因此,從日照中心蒐集的健康數據,將成為提升日常生活照護品質的重要突破,也能藉由精準化照護,節省人力成本,改善長照領域照護人力不足的現況。
暖時光的開幕,象徵著台灣智慧照護的重要里程碑,李宗勇表示,未來將與更多機構合作,更廣泛地推廣AI復能系統,期待智慧照護模式能照亮台灣長照產業,成為長輩在健康復能這條漫漫長路上,那抹溫暖亮光。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