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購物專家指,想戶頭留住錢,又能顧上生活質感,重點不是買什麼,而是你怎麼買。今天起,先戒掉三種錯誤的血拚行為,馬上會看到效果。
近年來,減少消費的生活觀成為新潮流,像是亞利桑那大學的一項研究便指出,美國千禧世代年輕人,普遍認為少花錢,把日子過得簡單後,得到的好處不只是存住錢,心靈也更富足;有些人還因減少消費實踐永續,成就感提升。
也因此,許多年輕網友盛行把一年不購物,當作年度目標來挑戰。但是真能長久?
來自丹麥的前時尚設計師喜芮(Signe),就曾挑戰一整年不買一件衣服,並在網上分享心得。沒想到,才過幾個月就放棄。
圖/丹麥前時尚設計師喜芮(Signe)。取自@useless_dk instagram
喜芮坦承,這一年她當起媽媽,懷孕生子後身形大改,還要硬穿舊衣,太不切實際。
「最後,我面對現實,改善用巧思打造當媽媽的新形象,也不再盲從給年輕女孩的穿衣時尚,」她說。
14歲起就開始幫《Teen Vogue》等時尚媒體寫文的美國專欄作家奈絲薇(Kara Nesvig),則坦承自己酷愛買書和買鞋,但消費觀是精打細算後,戶頭有錢,又能顧上生活質感。
圖/美國專欄作家奈絲薇(Kara Nesvig)。取自karanesvig.com
她認為,像苦行僧一年什麼都不買,是矯枉過正,反讓生活品質下降。其實,只要避免錯誤的購物模式,已能適度存錢。
彙整喜芮與奈絲薇的經驗談,她們都認為,重點不是買什麼,而是你怎麼買。今天起,先戒掉以下三種錯誤的血拚行為,馬上會看到效果。
1. 別只懂照抄今年流行,混搭舊衣更有時尚素養
常提供他人穿著建議的喜芮指出,許多人追求潮流,都是看現在流行什麼就照抄。而許多快時尚服飾打出「花少一點的錢,一樣能追最新風潮」號召,還錯誤鼓勵許多年輕男女,買下更多未必適合自己、浪費錢又終將變成垃圾的衣服,一點都不好!
喜芮強調,在時尚界人士眼裡,也只覺得這樣的人是盲從。真正會被行內人稱讚的,是混搭出自己風格。而她在當媽以後,身材沒像以前纖細,需要買新衣服,還是可以適時搭配舊的單品,新舊混搭只要做得好,能省下不少錢也還是可以玩出創意。
2. 戒過度網購,請事先寫購物規劃,出門買更好
奈絲薇則表示,網購是現代人最大誘惑,許多人習慣用下單解決各種焦慮,最後家裡堆了一堆事後看不出為何要買的物品,徒增卡債。
她也曾歷經熱愛網購的時期,現在除了定期開清倉派對,把用不上的衣物賣給親友斷捨離外,奈絲薇認為,更好方式是事前寫購物規劃。
這個購物規劃,不只是列清單,更重要的是分析買物理由,如果你只是一時衝動,這時就知道要克制自己。
此外,就算網購方便,回頭擁抱實體購物體驗還是更好。因為你不會一天到晚出門,無形中就限制自己購物的頻率。而購買過程中,通常會花時間和店家詢問、比較尺寸或功能等,這些投入的心力,到頭來會讓你更珍惜買到的東西,不會輕易說換就換。最後,更建議只用現金結帳,避免超支。
3. 用「3個10」原則,戒除窮人的短視近利
不過,奈絲薇認為,即便是出門去購物,還是可以再使用「3個10」原則,詢問自己是否真的想買眼前的商品。
所謂「3個10」原則,就像是購物前的最後三個關卡。
第一關:先放下物品,思考個10分鐘後,確定自己真的需要它嗎?
第二關:接著思考10個星期以後,這個購買行為,還會對自己很重要嗎?
第三關:再思考過了10年,這個物品或服務對自己還是重要嗎?
如果是買車或奢華的海外旅行,尤其值得多想一下,這麼多的錢,要工作多久才賺得回來?如果改而存起來,10年後你會否過得更好?
這個原則可能很違背「想要就該馬上擁有」的現今消費文化氛圍,但奈絲薇認為,對於擁有物品若太過短視近利,就容易掉進貧窮陷阱,一直陷入買買買的思惟。
認真想想,你可能有經典單品已穿10年,如今仍經得起潮流考驗;或者10年前買的書,現在讀來仍有滋有味。這世界還是有許多具備長期價值的物品,就看你能否辨別。而這些訓練,都能讓你少花錢,只擁有真正有價值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