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3年3月22日,是農曆閏二月的第一天,在台灣民間習俗,有出嫁女兒遇閏月買豬腳麵線為娘家父母添福壽的習慣。但趙函穎營養師提醒,雖然為人子女展現孝心很好,可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傳統市售豬腳麵線卻隱藏兩大健康危機!到底豬腳麵線怎麼吃,才能吃的應景、健康、少負擔?哪些人又要注意別過量呢?
豬腳麵線一碗熱量666大卡,藏高脂、高鈉2健康危機
趙函穎表示,以營養學角度來看,市售一份1公斤的滷豬腳,份量約等於五塊帶骨豬腳。換算下來,一塊帶骨豬腳重約200公克,熱量就高達474大卡,脂肪含量為30.8公克、其中飽和脂肪更高達13.8公克,鈉含量為374毫克。
而可供三人左右食用,三束裝(約200公克)的麵線,換算成一人份,熱量就為191.9大卡、碳水化合物含量為40.6公克、鈉含量為1900毫克。
故由上可推估,一碗裝有一塊豬腳、一束麵線的豬腳麵線,熱量就有665.9大卡,相當於2.3碗白飯(一碗白飯200公克熱量約280大卡)。
飽和脂肪則有13.8公克、碳水化合物含量40.6公克、鈉含量更是高達2274毫克,直逼衛福部成人每日鈉攝取量建議2400毫克的限制,相當可觀。
圖/趙函穎營養師提供
食用豬腳麵線要留心!營養師提醒三高族等6類人勿過量
可偏偏多數女兒已出嫁的父母,往往已逾45歲、邁入50歲大關,甚至有不少爸媽在子女成婚時,早已年過耳順(60歲)。這群人有代謝症候群、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的比例往往也高出許多!
且因三高的關係,未來得到心臟疾病的風險分別約是一般人的2.5倍、2倍以上及3倍。因此在日常生活飲食保養上自然更馬虎不得,更遑論在沒有節制下,大口把暗藏高脂、高鈉2大健康危機的豬腳麵線吃下肚。
圖/106年-109年性別、年齡別之代謝症候群盛行率。資料/取自(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製作/健康遠見編輯部
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營養師教5招聰明吃、減負擔
難道,爸媽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腎臟病,就沒有機會在閏月享用子女的孝心,為自己添福壽了嗎?趙函穎表示,其實只要謹記不過量,一天以一碗豬腳麵線為限的原則,並搭配5招飲食技巧,就是降低人體代謝負擔的好方法。
第1招》增加蔬菜攝取量:
在吃豬腳麵線時,不妨可多加入適量的蔬菜一起食用。例如,青江菜、高麗菜、玉米筍,或杏鮑菇、鴻喜菇、雪白菇等菇類都是不錯的選擇,蔬菜中豐富的維生素C與葉酸有促進能量代謝的益處。
且適度補充膳食纖維,除了能幫助吸附油脂外,水溶性膳食纖維更有與膽固醇前驅物膽酸結合,使其形成糞便排出體外,有利人體排除體內多餘膽固醇的作用。
第2招》豆腐麵取代麵線:
豆腐麵不僅口感、綿長的造型與麵線相似,一樣能達到長壽寓意,更有助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非常適合需要控制血糖,有高血糖問題的糖尿病長者食用。
且相對於每一人份(一束)鈉含量就高達1900毫克的麵線而言,豆腐麵的鈉鹽量也減少不少,對於有高血壓問題的族群,也是不錯的替代選項。
第3招》清燉取代滷豬腳:
由於加入大量醬油熬煮的傳統滷豬腳,往往有重口味、高鹽鈉的問題,有高血壓、腎功能不佳/腎臟病的長輩不適合多吃。如果可以,建議改以清燉豬腳取代滷豬腳為佳,若買不到清燉豬腳,食用時也應減少滷汁的添加,避免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
第4招》選擇皮少的豬腳:
在購買、挑選豬腳時,不妨可以選擇帶腿肉較多、皮較少的部位,尤其是有高血脂、三酸甘油脂過高的朋友,也有助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
第5招》選白天中午食用:
避免於晚餐時段食用,選擇在白天中午作為午餐攝取,也是有助減少人體消化、代謝負擔的好方法。
子女陪伴與關心更重要!飯後試試超慢跑、外出散步護健康
趙函穎強調,其實對長輩來說,子女的陪伴與關心更甚民間習俗!建議女兒們不妨可於飯後,邀請父母一同外出到住家附近的公園、學校操場甚至賣場,一起散步、聊天,重新拾回彼此小時候的童年回憶。
如果爸媽不願意出門,也可以鼓勵他們一起在家中動起來,嘗試進行簡單好學,動作緩和且容易入門的「超慢跑」運動,都是有助維持心血管健康、訓練心肺功能,常保健康長壽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