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後,氣溫愈來愈高,白天可達30多度,不少人稍微一動,就滿身大汗,出入戶外時,成為蚊子、小黑蚊叮咬目標。許多人外出時,除了塗抹防曬乳液,也會使用防蚊產品,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提醒,使用防蚊產品,務必注意劑量為大人或幼兒,且不能對著口、鼻、眼等具有黏膜組織的器官噴灑。
許多人以為常吃肉,體質變成酸性,就容易被蚊子叮咬,但這迄今仍無科學根據。另外,坊間也有人認為,蚊子喜歡叮咬體溫高、體味重、容易流汗等民眾,看似有理,但也沒有臨床研究數據,可供證實。
如何預防蚊子叮咬?張文靜表示,定時噴使用防蚊產品,以及穿著長褲長袖可說是重要法門,建議至戶外活動時,最好穿著長袖長褲。市面上防蚊液、防蚊乳液品項眾多,民眾該如何使用?張文靜提出4秘訣:
▸1.使用之前,詳讀說明,並不是每一種防蚊液都可直接噴在皮膚上,有些只能噴在衣服上。
▸2.即使可以噴在皮膚上,也不能噴灑在黏膜組織(例如:口、鼻、眼睛),以免引發不良反應。
▸3.注意劑量為成人劑型、幼兒劑型,小朋友就不要使用成年人劑型防蚊液,目前已有幼兒專用的防蚊產品。
▸4.常見防蚊產品劑型包括液體、乳液、軟膏,每一種的使用有效時間不一樣,必須依照建議時間來補擦、補噴。如果流汗,汗水稀釋了防蚊成分,也必須適時補用。
(NOW健康 葉立斌 台北報導;本文轉載自NOW健康網站)
專欄簡介: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