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宣明智、林百里都卡位!為何「醫療元宇宙」已快來? | 健康遠見
智慧醫療

宣明智、林百里都卡位!為何「醫療元宇宙」已快來?

宣明智、林百里都卡位!為何「醫療元宇宙」已快來? 在「醫療元宇宙」中,戴上VR眼鏡,加上AR、MR技術,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的醫療影像可以立體化與彩色化,並立即看出身體病灶。圖為示意圖。Unsplash by Bermix Studio

憑空看見身體構造即將實現,仰賴科技結合醫療打造的「醫療元宇宙」正崛起,台灣許多科技大咖也要卡位,包括宣明智、林百里等。他們為何看好這新趨勢?認為會來得比大家想得快? 

戴上VR眼鏡,加上ARMR技術,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的醫療影像可以立體化與彩色化,身體病灶在虛擬場景一覽無遺,發炎、腫瘤看得一清二楚,這就是所謂的「醫療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這個名詞從科技圈,一路擴及到娛樂、金融,連向來保守的醫藥領域,都有結合元宇宙的發展潛能。 

醫療產業約在1990年代開始發展VR技術,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元宇宙導入醫療場域更頻繁,同時推動產業發展,在今年2023年則出現逐漸興起的跡象,預估到2029年的產值將高達62億美元,而且年複合成長率(CAGR)可能比預想的還要高。 

台灣也有許多廠商搶進智慧醫療,除了生技業者,更不乏科技業大咖,就是看準醫療元宇宙的商機大餅。 

宣明智創辦宣捷,旗下智捷生醫與微軟合作

「以前疾病躲在我們身上?都搞不清楚,現在用新的技術就能全部看到。」宣捷集團創辦人宣明智有感而發地說,他從事高科技產業多年,看到很多新名詞,包括醫療元宇宙,「真的會來嗎?其實來得比你想的還要快。」 

近來相當積極發展醫療元宇宙的廠商,莫過於宣捷(4724)集團,旗下的「智捷生醫」日前宣布與台灣微軟合作,推出混合實境醫學影像產品「Holoeyes Azure」,這套「醫療雲」產品利用微軟的Azure雲端平台,提供資安管理、數據存取、AI分析,搭配智捷生醫的VRMR影像技術,以3D全彩呈現病況,還能儲存病歷資料。 

Holoeyes Azure」推進台灣醫療元宇宙的發展,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相當有感,他以自身經驗為例,過去接受醫學訓練,最痛苦的就是將二維影像拼湊成三維,未來若有3D全彩的影像,有助醫師開刀或向患者說明病況。 

智捷生醫表示,國內許多醫療院所已表達使用「Holoeyes Azure」的意願,而台中童綜合醫院將率先導入骨科,用於病況溝通與手術治療。 

宣捷集團旗下智捷生醫與台灣微軟合作,推出全新醫療雲產品,宣告醫療元宇宙時代來臨。郭逸攝圖/宣捷集團旗下智捷生醫與台灣微軟合作,推出全新醫療雲產品,宣告醫療元宇宙時代來臨。郭逸攝

廣達:打造QOCA醫療照護平台

這波醫療元宇宙的商機,台灣科技業同樣動作頻頻。 

「元宇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會是下一個世代的機會。」電子代工大廠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曾暢談ICT(資通訊)產業如何支持智慧醫療,而廣達也要在醫療元宇宙鋪路。 

根據了解,廣達以雲端智慧醫療服務為主軸,打造「QOCA醫療照護平台」,分為三個部分,包括發展醫學智慧財產的醫學AIM、供醫師使用的遠距醫學ATM,以及給病友使用的人工智慧APC,各種醫療資料都能透過平台的雲端服務,進行數據分析、監測。

以遠距醫療平台為例,大醫院、小診所可攜手提供醫療服務,診所醫師看診時,可和教學醫院的醫師會診,或是患者身上配戴感測器,透過AI分析,將健康訊息傳給遠端的醫師。 

廣達希望QOCA平台可提升醫院的基礎建設、提供虛擬價值鏈、朝向元宇宙發展,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服務。 

林百里認為元宇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而廣達也要在醫療元宇宙鋪路。 張智傑攝圖/林百里認為元宇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而廣達也要在醫療元宇宙鋪路。 張智傑攝

華碩:從佈局醫材做起 

另一家切入醫療元宇宙的科技業者是PC品牌大廠華碩(2357),但相較其他廠商,華碩顯得低調。 

在董事長施崇棠帶領下,華碩從醫療器材開始布局,包括心電圖、手持式超音波以及血壓偵測軟體等,都已完成食藥署審核,取得TFDA許可。 

華碩認為,要打造醫療元宇宙,得先建立虛實整合系統(CPS),內含各式智慧醫療應用、智慧數位健康平台(DHP)以及基礎架構。 

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更曾公開指出,期待第一個元宇宙醫院在台灣誕生,所以要掌握軟硬體的發展趨勢,聚攏各方人才,華碩也會協助創建發展平台。

療元宇宙正崛起,不過目前最重要的仍是讓元宇宙完善的各類基礎建設,而台灣ICT產業正好可以協助醫療業者打造數位相關應用,一起搶商機,後續值得觀察。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