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30年後的認知顛覆!我從兒孫身上學到的「育兒觀念」新鮮事 | 健康遠見
教養

30年後的認知顛覆!我從兒孫身上學到的「育兒觀念」新鮮事

30年後的認知顛覆!我從兒孫身上學到的「育兒觀念」新鮮事 30年後的認知顛覆!我從兒孫身上學到的「育兒觀念」新鮮事。圖為資料畫面、僅為示意非當事人,張智傑攝

最近兒子與媳婦出國工作,我與太太當起救援團,幫忙照顧一歲半的孫子,一帶就是23天,彷彿參加了一場戰鬥營!為了顧孫,自己必須先快速完食,為了不浪費食物,孫子吃完的飯菜我還得清菜尾,就連睡覺時間也隨時警戒著,只要他有個動靜,我就馬上醒來給予安撫。真的是吃不好也睡不好,我們倆老因此雙雙掛病號,瘦了兩、三公斤。

每天早上八點,我們先將孫子送到托嬰中心,我與太太開始各自上班、做家事,晚上六點再接回家。晚上七點才是真正的照顧時間,這段時間要餵他吃飯、幫他洗澡、陪玩、陪看電視、哄睡、處理大小便等,每一樣事情都得花上一段時間。直到隔天早上六點,又開始安排他的膳食、換衣服出門等,早上八點再送到托嬰中心。

在我們的年代,如果有托育的需求,大多託給自己的父母或親戚照顧。現代不一樣了,少子化的社會結構下,可托育的親戚不多,加上因物價高漲的生活物力維艱,夫妻幾乎都得工作,若非雙薪家庭恐怕很難支撐一個家庭的經濟負擔,因此有了0歲小孩必須托育的需求,也就催生了眾多托嬰中心,這在我的年代是很少見的,但我完全可以理解。

托育政策與現代育兒法,兩代認知截然不同

這段時間除了祖孫的體力消耗戰,我也參與了孫子在托嬰中心的生活,令我開了不少眼界,特別是托育政策與現代育兒法,就我認知來說兩代截然不同,是一種全新的體驗與學習,我從兩方面來分享。

首先,我發現台北市的托育服務非常發達,不論是公立或私立的托嬰中心,在軟體、硬體,以及師資專業度上都很進步。

硬體方面

以孫子的公立托嬰中心來說,是整層獨棟經營,硬體方面,遊樂設施很多樣化,安全設施設計也很完善,有規劃教室、停車場、辦公室、公共遊樂區等,另設有會議室、講座空間可供社區民眾活動使用,融入當地社區生活。

軟體方面

還有一套便利的數位設計,詳盡記錄小孩一整天的行程,另也會透過通訊軟體傳送小孩的日常活動照片,作為與父母或祖父母的溝通管道,讓照顧者很容易就能接班。拜現代科技所賜,不同照顧者的溝通上變得相當便利,又十分有效率,這在我那個年代是從未想像過的。

師資專業度方面

每當我們去接孫子時,老師都會口頭訴說一下孫子今日的狀況,甚至分享一些照顧經驗與育兒新知,例如,以往我們會較心急讓孩子戒尿布,但經過老師分享,鼓勵孩子「適性發展」是當今趨勢,尊重每個孩子在發展上的個別差異,不勉強孩子在某個月齡一定要達到某項發展目標,可耐心等待孩子依自己的速度成長,不需給予太大身心壓力。還有一些育兒上的建議,都跟我們那一代的觀念很不一樣,甚至是衝突的。每次與老師的閒談中,我等於上了好幾堂課,都很有收穫。

整體來說,政府在托育制度上建立得很不錯,像是各縣市政府有提供定點臨托、在宅托育、到宅托育等服務,讓父母可以在週末喘口氣,或是遇突發狀況時有人可接手幫忙,有這些多樣化的選擇是非常好的。另外,家長若將未滿兩歲的嬰幼兒,送托公共托育家園或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準公共化保母或準公共化托嬰中心等,符合條件就能領取托育補助,讓家長更願意將小孩送托。近期,針對服務業托育,北市還推動「朝十晚九」公托服務,聽說最快2023年9月試辦,我樂觀其成。

身為祖父母的我們,都應該用更開闊的心、開放的眼光,陪年輕一代一起學習成長,活到老、學到老、大腦才不會老!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身為祖父母的我們,都應該用更開闊的心、開放的眼光,陪年輕一代一起學習成長,活到老、學到老、大腦才不會老!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不到一歲就送去托嬰中心?孩子心智比我們想像更強大

其次,是有關小孩的適應能力問題。剛剛提過,在我們那個年代,孩子從出生就是父母自己帶在身邊,或是托給祖父母或親戚照顧,大約等到小孩三、四歲才會送去幼稚園等學前教育機構。而我孫子不到一歲就送去托嬰中心,第一次聽到真的嚇一大跳,我也十分懷疑,「這麼小的孩子離開主要照顧者,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真的能夠適應嗎?我有很大的疑惑。」

結果沒想到孫子竟然適應得很好,他能夠分得清楚自己在什麼地方、在跟什麼樣的人相處、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行為表現,到了學校就會聽老師的話,了解同學是他的共學同伴,回到家知道是面對自己最熟悉的環境與家人,並沒有因此跟家人情感疏遠。其實,他們只是比我們早擁有社會化的能力!

我們常常都小看了孩子,以為必須到了某個階段才具備某些能力,因此過度保護,反而延遲了他們的長大速度。而事實上,孩子從0歲開始就無時無刻在認識這個世界,社會化是認知發展重要的一環,是孩子適應社會的關鍵,提早融入社會也就提早了社會化,孩子的心智其實比我們想像得更強大。

然而,提早進入社會,被細菌病毒侵襲的機會就高了,三天兩頭生病、感冒、腸胃炎等,在所難免,即使這樣也並非不好,早點得到各種傳染病,也就早點建立自我的免疫系統。我倒覺得,現代小孩因早早就建立了自身的病毒庫,未來的免疫力可能都比我們這一代還強呢!

究竟哪種養育方式才是對的?該採取哪一種教育方式?孩子什麼行為該制止?什麼不該制止?我想隨著世代更迭,答案也有所不同。不過我相信,適性教養是很好的方向,這也將造就不一樣的個性長成。身為祖父母的我們,都應該用更開闊的心、開放的眼光,陪年輕一代一起學習成長,活到老、學到老、大腦才不會老!

(本文作者為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中華愛腦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臺大醫學院兼任教授,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曾文毅)

看更多腦健康資訊請見AcroViz上頂醫學影像科技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