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健保制度完善,且醫療資源充足常受到國際間稱讚,但你可知道,在台灣,仍有南迴偏鄉民眾,竟要一小時車程才有醫院可看病?這個醫療不均問題,在有「超人醫師」稱號的排灣部落醫師徐超斌積極奔走後,已改變。今年6月,南迴診所正式揭幕,其實,徐超斌在籌備中曾歷經癌症三度復發,反而更不認輸,他如何等到夢想實現?
在google輸入「台東」,接著會自動跳出「景點」這項搜尋建議,台東,暑假旅遊好去處。2019年年底通車的南迴公路,被網友稱為「全台最美公路」,旁接太平洋與海岸山脈,山海療癒小旅行就此展開。
在自然風景背後,居民生活長期面對醫療資源缺乏的困境。南迴公路途經台東太麻里、大武、金峰、達仁四鄉,長達100公里的公路上沒有一家醫院,兩萬多位居民需要花費一小時以上的車程,才能抵達最近的醫院。
兩萬名南迴居民,就醫漫漫長路
78歲的舌癌患者宋伯伯(化名)每隔三個月,就要和妻子共乘一台打檔車,經過蜿蜒崎嶇的山路,到山下轉乘公車,在超過1小時的車程後,才終於抵達台東馬偕醫院,完成艱鉅的就醫任務。
並非只有宋伯伯看病要經歷這趟崎嶇蜿蜒的長路,南迴四鄉共兩萬多位居民都陷在類似的就醫困境中,醫療資源像是南迴居民無法企及的亮光。
但今年6月,因著南迴診所的成立與開幕,不只南迴四鄉,甚至全台的偏鄉醫療都出現一絲曙光。
圖/南迴診所的成立與開幕,不只為南迴四鄉,也為全台的偏鄉醫療帶來出現一絲曙光。南迴基金會提供
超人醫師的夢,群募金額破100萬
南迴診所起源於一個興建南迴醫院的夢。人稱「超人醫師」的徐超斌,2002年結束奇美醫院急診主治醫師的工作,返鄉到達仁鄉衛生所,推動居家醫療。在巡迴看診的過程中,發現當地醫療資源極度稀缺,因而萌生了籌建南迴醫院的想法。
一個排灣部落醫師的願望,真實反映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困境。
2012年起,徐超斌與朋友開始籌組「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希望號召各界人士,共同籌建南迴醫院,提升南台東醫療品質,也創造原鄉就業機會,翻轉南迴四鄉。
徐超斌醫師的故事和理念吸引許多民眾關心支持,2014年,「南迴醫院籌建計畫」在Flying V募得177萬元,跟預計目標的80萬元相比,募資金額超過一倍以上。2019年3月終於正式成立南迴基金會,也是全台灣第一個由社會大眾善款所成立的醫療財團法人基金會。
醫院等10多年無法開工,徐超斌舊疾復發
但即便金額有了,籌建過程中仍有不少難以言喻的挑戰,以致等了10多年,醫院遲遲不能開工。在2022年底,徐超斌甚至癌症3度復發。但不服輸的他,反而更有拚了老命,也要把這個夢實現的精神。終於,今年先在大武鄉開設了南迴診所。
南迴基金會董事長李靜蘭也指出,多年來,南迴醫院籌建案未獲核准,主要考量醫院營運的困難度。南迴四鄉的青壯年人口外移嚴重,只剩老年人和幼童留在當地,「醫院如果倒了,那就無法永續,」她指出。
幾經思量後,6月底開幕的南迴診所,不僅成為南迴地區的醫療據點,更是推動地方創生的關鍵里程碑,因為南迴診所,不只是一間診所。
圖/南迴診所,不僅成為南迴地區的醫療據點,更是推動地方創生的關鍵里程碑。南迴基金會提供
共生學園加速人才培力,共創南迴健康體系
在地方創生方面,南迴基金會推動共生學園,包括方舟教室為部落學童提供課輔資源、居家護理師和居家照服員的培訓課程等。
去年,曾邀請台日長照教育學者進行演講,參與課程的南迴居護所護理師黃廷貞分享到,課程讓她學習傾聽居家服務對象真實的心聲和需要,自覺學到不少。
南迴居家護理的服務個案有3成是獨居長輩,很需要有人傾聽他們的心聲和故事,因此,黃廷貞一改過去在醫院加護病房的習慣,當居家服務個案抱怨最近吃不好、睡不好,會從聊天得知服務個案最近的情緒、生活作息等,給予全人關懷與照護。
有次,黃廷貞下午到一位因糖尿病而截肢的大哥家中服務,大哥說頭很暈,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前一晚煮飯被燙到後,直到隔日中午都沒有進食,於是,黃廷貞趕緊放下原先計畫的護理工作,先到廚房幫大哥煮泡麵作為午餐。「居家護理需要更多傾聽和陪伴,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黃廷貞有感而發。
護理師都是南迴子弟,返鄉回饋故里
黃廷貞出生在達仁鄉,現在於南迴居家護理所擔任負責人。小學畢業即離開部落的她,護專畢業後,在花蓮的醫院服務,2022年因孩子出生而回到家鄉。
原先黃廷貞打算育嬰假結束後,就要回到先前的工作崗位,沒想到,剛開幕的南迴居家護理所正在招聘護理師,於是,這個機會讓黃廷貞不僅能留在部落陪伴孩子與父母,還能貢獻護理專長,守護南迴居民的健康。
南迴居護所和南迴診所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部落青年回鄉,除了填補照護缺口,同時也具有文化傳承意義。許多部落長輩即使到大醫院看病,也會因為語言隔閡,無法完全解決醫療問題。但南迴居護所的居家醫療就沒有這個問題,因為都是由聽懂母語的部落青年來服務。
為了促進個案的溝通,徐超斌醫師也會叮嚀返鄉青年們「要練好母語!」黃廷貞更因為工作常時間和部落長輩互動,排灣族語進步許多,聽不懂就會回家請教爸媽,「真的是語言傳承好時機!」黃廷貞笑言。
南迴基金會期待,藉著醫療守護網絡的建立,實現長輩在地安老、青壯年返鄉就業、學童開心成長的部落生態,把光照進南迴四鄉,也為台灣的偏鄉醫療開啟新篇章。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