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下背痛原因有哪些?扁平足與腰痛、背痛有關係嗎?醫師解答 | 健康遠見
疾病

下背痛原因有哪些?扁平足與腰痛、背痛有關係嗎?醫師解答

【專家觀點】
下背痛原因有哪些?扁平足與腰痛、背痛有關係嗎?醫師解答 扁平足會怎樣?腰痛、下背痛、背痛與它有關?醫師解答。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張小姐,40歲,多年來為下背痛所苦,常到處看骨科門診,症狀會因服藥而改善,但很容易再發作,最近配合核心肌群的訓練,且提早就寢,情形較為穩定,但還偶而會發作,因此再來門診就醫,結果發現張小姐是一位扁平足的病人,扁平足會引起下背痛嗎? 

臨床上,每年約15~45%成年人罹患下背痛,這是一種常見疾病,常見於3555歲,已開發國家的終生盛行率約為6070%,常見病因包括創傷、壓力、脊椎或椎間盤疾病,且年齡大,發生率愈高,影響健康、活動能力和生活品質,甚至會提早退休,值得重視。

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包括疼痛、局部肌肉硬緊繃,疼痛可傳到下肢,急性下背痛通常慢慢緩解,年輕人有時休息幾日也能改善,但慢性下背痛較持久,可能超過3個月,嚴重影響活動能力。

灣數據:扁平足病人脊椎退化率為11.78%,是常人1.4

臨床的評估通常注重脊椎的檢查,但有些脊椎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其病因與足部有關,扁平足即為其中之一,病人在步行時足底完全接觸地面,無法有效避震。

台灣學者利用灣健保資料庫資料分析1萬3965位病人,結果發現扁平足病人的脊椎退化為11.78%,無扁平足組為8.33%。扁平足組的脊椎退化關節炎為對照組的1.423倍。

沙烏地阿拉伯學者曾研究1798名受試者,發現扁平足病人發生下背痛的盛行率為65.9%,急性下背痛和慢性下背痛各約50%。正常足弓者的下背痛的盛行率則為32.8%,急性下背痛約六成,慢性下背痛約四成。扁平足病人發生急性下背痛風險比正常足弓者增加3.28倍,慢性下背痛風險增加4.5倍,可見針對下背痛病人評估足部健康的重要性。

嬰兒和幼兒出現扁平足是正常的,通常在23歲會變為正常,但有些人會持續到成年,變成扁平足病人。健康的足弓可維持良好步態,使膝部、臀部和脊椎的荷重軸向正常,但扁平足病人的足弓塌陷,足部呈現過度內旋,導致脛骨和股骨內轉、骨盆前傾,年輕的扁平足病人肌力良好,仍可走得很好。

但年紀增大後,扁平足病人在步行時,足部和踝部會呈現過度內旋,足底壓力集中在內側,未能緩衝地面反作用力,力量直接向上傳導,增加踝部、膝部、臀部和下背部的壓力,引起疲勞、足部內側腫脹和疼痛、關節炎等,長期下來,會壓迫到脊神經,導致背痛和併發症等。

扁平足分為柔性足弓或剛性足弓,除遺傳外8原因也會引發

扁平足分為柔性或剛性足弓,柔性扁平足為荷重時出現扁平足,但非荷重時恢復正常,剛性扁平足則不會恢復,身體檢查可直接檢視站立時的足印,最為方便;除遺傳外,肥胖、韌帶鬆弛、懷孕、小腿肌腱損傷、發炎、骨折、神經損傷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促發扁平足

要改善扁平足引起的背痛症狀,可依個人的情況訂製足部輔具,協助足弓提供支撐作用,使足踝部的生物力學恢復平衡,可改善足踝部、膝部、髖部和背部疼痛。減重可減少足部荷重和脊椎壓力。此外,適當物理治療也很有效,適量治療運動可增強足部韌帶和肌肉力量,改善足弓和姿勢,都可減輕疼痛。

(本文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教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