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英國飲食文化大翻轉!咖啡已經取代茶?半世紀調查研究揭4大變化 | 健康遠見
飲食

英國飲食文化大翻轉!咖啡已經取代茶?半世紀調查研究揭4大變化

半世紀英國人飲食變遷大調查
英國飲食文化大翻轉!咖啡已經取代茶?半世紀調查研究揭4大變化 英國飲食文化大翻轉!咖啡已經取代茶?半世紀調查研究揭4大變化。Pexels by Anastasia Lashkevich

英國環境食品農村事務部(the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Food and Rural Affairs;DEFRA)定期收集英國人每週食品購買習慣的數據,連續收集了近半世紀,2023年10月公布了50年來的調查報告,瞬間引起了媒體廣泛的討論與報導,筆者特摘錄每日郵報健康版兩位記者伊利先生(John Ely)和史特恩小姐(Emily Stearn)所寫的專欄文章,為讀者進行分析與講解。

這項調查是透過5千個家庭來完成的,這些家庭填寫了食物日記,並附上兩週內購買的收據,以資佐證。表1是這些家庭從1970年代,到2020年代,近50年內,每週購買食物品種及數量的變遷情況。

第1個變化》英國人澱粉攝取量,呈現大幅度減少的現象

首先,我們發現,英國人的澱粉攝取量,呈現大幅度減少的現象。若把麵包+馬鈴薯+米飯+義大利麵=澱粉攝取量,從1970年代的每週2,358公克,銳減至2020年代的1,292公克,降低幅度達45.2%,幾乎腰斬。

從科學角度上分析,這項變遷是合乎現實狀況的,因為早期人類從事勞力活動較多,需要碳水化合物補充體力,但在今天,農業早已仰賴機械化生產,城市生活使大家擺脫了勞力活動,取而代之的是久坐辦公室,並造成了肥胖和三高,

因此,降低澱粉攝取量(但不能完全不吃),是防止肥胖,降低熱量攝取的正確方式。1970年代,英國人平均每週吃掉近1.3公斤的馬鈴薯,1公斤的麵包,而這些主食均已失寵。

另外,在2020年代每週所購買的497公克的麵包中,購買白麵包的數量大幅度減少(從原先800多公克降低到100多公克),而全榖雜糧類麵包則從原先100多公克,增加為200多公克,與全穀麵包相比,白麵包早已被專家批評為營養不良,且缺乏對健康腸道至關重要的纖維,顯見英國人正在往健康飲食的方向邁進。

另外,米飯的消費量從1970年代的每週20公克增加到2020年代的每週97克。同時義大利麵的攝取量也從1970年代的每週18公克增加到2020年代的每週96公克,顯見英國人也增加食用米飯和義大利麵,接受多樣外來的飲食文化。

英國人對紅肉攝取量(牛、羊、豬)大幅度縮水,取而代之的是,禽類攝取量從1970年代的每週153公克,增加為251公克,漲幅64%。Pexels by alleksana圖/英國人對紅肉攝取量(牛、羊、豬)大幅度縮水,取而代之的是,禽類攝取量從1970年代的每週153公克,增加為251公克,漲幅64%。Pexels by alleksana

第2個變化》英國人對紅肉攝取量(牛、羊、豬)大幅度縮水

第二個巨大變化是英國人對紅肉攝取量(牛、羊、豬)大幅度縮水,表1中英國人1970年代每週紅肉攝取量為412公克,但到了2020年代,每週紅肉攝取量則降為169公克,降幅達60%。

取而代之的是,禽類攝取量從1970年代的每週153公克,增加為251公克,漲幅64%。魚類則是從每週125公克,上升16%,到達每週145公克。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多年來一直警告說,吃太多紅肉或加工肉類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目前大腸癌每年奪走近1萬7千名英國人的生命,再加上魚類含Ω3脂肪酸(Omega-3),對心臟血管有益。

紅肉攝取降低的現象表明注重健康的英國人正在尋求更瘦、更健康的蛋白質,除了是對自身健康的擔憂外,素食主義的意識上升以及對氣候變遷的日益擔憂,也顯然貢獻在其中。

不過,在加工肉品部分,從1970年代的每週468公克,到2020年代的每週502公克,等於是維持不變,這是因為現代英國人生活忙碌,仰賴速食品仍多,因此加工肉品降幅有限,但卻依然努力維持在衛生單位要求每天不得超過70公克加工肉品的最大上限附近(每週不超過490公克),實屬不易。

此外,在表1中沒有顯現出來的,從肉品類型來看,內臟類跌幅最大,自1970年代以來,肝臟、牛舌、牛肚和類似產品(傳統上被視為廉價產品)的消費量大幅下降了90%。

表1:英國人每週所消耗的各類食物一覽表。潘懷宗提供圖/表1:英國人每週所消耗的各類食物一覽表。潘懷宗提供

第3個變化》不只黃豆入菜,英國人現在吃更多水果和蔬菜

另外,原本東方人喜愛的優質植物性蛋白質—黃豆,在英國人的現代消費裡面,也出現增加的情形。英國人現在平均每週攝取13公克黃豆,而1970年代每週還不到2公克。同時,英國人現在也吃更多的水果和蔬菜,顯然「一日五蔬果」的公共衛生口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從1970年代的每週蔬果攝取量1,928公克,到達2020年代的2,255公克,漲幅17%。

除了身體健康因素以外,英國人開始擔心大量肉類飲食危及地球健康,因為大規模的畜牧業破壞了棲息地並產生溫室氣體效應,這也是造成紅肉攝取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營養專家依舊善意提醒,民眾並不需要從飲食中完全剔除紅肉,因為只要新鮮、適量、不加工,我們仍然需要紅肉所提供的營養成分,尤其是鐵和維生素B12。雖然像是扁豆、豆類和深綠色蔬菜中都含有鐵,但因為不是肉類來源的鐵,吸收率較差,而且需要與維生素C一起食用,才能幫助其吸收。

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咖啡已經取代茶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首選飲料,愈來愈多的英國人被咖啡文化所吸引。Unsplash by Jessica Lewis圖/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咖啡已經取代茶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首選飲料,愈來愈多的英國人被咖啡文化所吸引。Unsplash by Jessica Lewis

第4個變化》咖啡已經取代茶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首選飲料

此次公布的數據亦顯示,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咖啡已經取代茶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首選飲料,愈來愈多的英國人被咖啡文化所吸引。1970年代,英國人平均每週購買68公克茶葉,但到2022年,這一數字已降至每週22公克,下降68%。相較之下,咖啡(包括速溶咖啡和全豆)的攝取量從1970年代的每週18公克增加到2022年的27公克,超過了每週茶葉的消耗克數。

當然,也許不那麼令人驚訝的是,現代英國人在家使用糖的機會愈來愈少(從每週492公克下降到目前每週93公克),但是,蛋糕、餅乾和巧克力等零食(Confectionary)卻佔目前每週食品購買量的8.3%,而1970年代這一比例僅為6%。若以克數計算,則是從455公克增加到524克,相當於每週多吃了75公克的甜點零食,顯有改善空間

英國政府自1992年才開始,官方記錄英國人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的購買數據,數據顯示,直至2020年代,啤酒的每週消費量上漲21%,烈酒上漲48%,葡萄酒的漲幅高達61%。這意味著現在英國人平均每週消耗360毫升啤酒、40毫升烈酒和209毫升葡萄酒。

這大致相當於每週約六個單位的飲酒量(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每一「酒精單位」含有10公克純酒精),英國NHS警告英國人每週避免飲酒超過 14 個單位。顯示英國人雖然因為工作壓力大,偶而需要放鬆小酌一下,但仍然將飲酒量壓縮在上限範圍內,尚稱節制。

綜上所述,半個世紀以來,英國人的飲食習慣確實產生了很大的改變,像是大幅減少紅肉以及白麵包的食用,增加了蔬菜水果跟魚類的攝取,這些都是正確的方向。希望讀者也能夠從這則醫藥新聞中,汲取英國經驗,互相學習借鏡,共同為自己、為地球的健康盡一份心力。

(本文作者為潘懷宗博士/藥理學教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