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清醒後,就能抵抗壓力,是因為體內會分泌出能產生能量的皮質醇荷爾蒙。皮質醇會在清醒後的大約一小時內持續升高,達到高峰以後,就會開始下降。這是人類原本就具備的自主面對現實的功能。咖啡能夠趕走睡意的理由之一,就是它有活化皮質醇的效果。(本文節錄自《快眠地圖》一書,作者:角谷Ryo,以下為摘文。)
早上喝咖啡的咖啡因效果,可以讓我們一早就有活力。許多商務人士應該都有早上喝咖啡的習慣吧?
不久之前,世界衛生組織還提醒大眾「咖啡含有致癌物質」,但是經過詳細的調查後,才在2016年修正說法為「咖啡有益健康」。
不過希望大家不要誤會,這裡說的咖啡有益健康,並不是說咖啡因對身體好的意思。
事實上,咖啡裡含有對身體有益處的多酚、綠原酸,讓我們在一邊接收咖啡因恩典的同時,也抵消了它帶來的壞處。
近年,某個有公信力的機構發表報告:宣稱一天只要不喝超過4杯,咖啡就是能降低各種疾病風險的超能飲料,可以放心飲用。
關於咖啡效果的話題就到此為止,現在來談談這次的主題——起床後喝咖啡。
人清醒後,就能抵抗壓力,是因為體內會分泌出能產生能量的皮質醇荷爾蒙。
皮質醇會在清醒後的大約一小時內持續升高,達到高峰以後,就會開始下降。這是人類原本就具備的自主面對現實的功能。
咖啡能夠趕走睡意的理由之一,就是它有活化皮質醇的效果。各位看到這裡,應該都會覺得起床後喝杯咖啡,豈不是很有醒腦的效果嗎⋯⋯然而,要是養成起床後喝咖啡的習慣,自發性的皮質醇分泌能力就會下降。
所以,早上起床後喝咖啡的最佳時間,是在清醒後超過1小時以上、皮質醇正在逐漸下降的時刻。在開始準備工作的時候喝咖啡,整個上午都能保持清醒。
此外,下午建議喝咖啡的時間,是在午餐後開始想睡覺的下午2點到4點之間、頭腦不太清醒的時段。咖啡因的效果會持續6~8小時,傍晚以後喝咖啡會降低睡眠品質,因此建議盡量不要在傍晚以後喝咖啡(無咖啡因的咖啡就沒問題)。
妥善利用咖啡幫助醒腦的3個重點
❶早上的第一杯咖啡,要起床一小時後才喝。
❷活用咖啡來對抗午餐後和下午的睡意。
❸傍晚以後只能喝無咖啡因的咖啡。
圖/咖啡能夠趕走睡意的理由之一,就是它有活化皮質醇的效果。(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一天中,最能抗壓的時刻,在早晨起床一小時後
可能很多人在體感上都感受過「早上的精神狀態很不穩定」吧?
因為體溫上升得還不夠,大腦和內臟都還沒開始全力運作,會有這種感覺是當然的。
不過各位知道嗎?其實在早上起床一小時後,是抵抗壓力的荷爾蒙皮質醇在一天中分泌最旺盛的時段。
也就是說,對人類而言,「早晨」是具有最強抗壓性的狀態。
但實際上又是怎麼樣的呢?早上起床開始新的一天,幾乎每個人都會連結各式各樣的資訊,社群網站、電子郵件、新聞報導、工作群組等,無意間就立刻給大腦施加壓力。
而且,到公司上班後,早在客滿的大眾交通工具裡就幾乎把抗壓性消耗光了(順便一提,研究報告指出擠公車、捷運所承受的壓力比開戰鬥機的飛行員還大)。
考慮到抗壓性和身體尚未完全清醒,建議最理想的早晨活用方法,要在「運動一下」後,「趁早上的時間處理最困難的工作」。
如果你是居家工作者,就不要浪費難得的抗壓性,建議把它用在你本來應當展現能力的地方。
即便是需要通勤的上班族,也可以盡量意識到這件事,極力迴避多餘的壓力。相對地,要提醒自己在工作或家庭多用點心。
做些不會讓你感受到壓力(反而還很舒暢)的打掃等家事、提升體溫,之後以身心都十分充實的狀態處理富有挑戰性的工作,那是最好的了。
社群網站和電子郵件的資訊會帶來壓力,因此強烈建議各位先將一早最重要的事情做完之後,再接觸這些資訊。
活用高抗壓性早晨狀態的3個重點
❶記住,早上是抗壓性最強的時候。
❷早上別讓不必要的壓力消耗了抗壓性。
❸稍微活動身體後,處理最重要的工作。
圖/《快眠地圖:按圖索驥保你一生舒眠!高效工作者必備》,作者:角谷Ryo,如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