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小寒飲食吃什麼?中醫推麥冬生地養陰茶+3穴道按摩,告別濕疹、皮膚癢 | 健康遠見
養生

小寒飲食吃什麼?中醫推麥冬生地養陰茶+3穴道按摩,告別濕疹、皮膚癢

小寒飲食吃什麼?中醫推麥冬生地養陰茶+3穴道按摩,告別濕疹、皮膚癢 小寒節氣養生飲食吃什麼?中醫推麥冬生地養陰茶+3穴道按摩,告別濕疹、皮膚癢。Unsplash by Anika Huizinga

小寒時值國曆1月上半月,農曆12月上半月。「小寒」是反映溫度變化的節氣,意思是天氣雖然寒冷,但還不到最冷的時節,故名「小寒」。小寒是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標誌著冬季時節的正式開始。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主收引凝滯。 

冬日萬物斂藏,養身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因此小寒節氣應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每天多睡一小時,可以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增加身體的強壯程度。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 

因此,最近到立春前,入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用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品質,特別是久坐到深夜的人。 


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表示,皮膚搔癢是冬季困擾很多人的疾病,它常因寒冷誘發,多發生於秋末、冬季氣溫氣急劇變化時,特別是從寒冷的室外驟入溫暖的室內或在夜間脫衣睡覺時,便開始搔癢。 

老年人皮膚萎縮、汗少,又缺乏皮脂滋潤,皮膚血液循環障礙,營養匱乏,易受周圍環境冷熱變化刺激,更易發生冬季皮膚搔癢。冬季皮膚乾癢在西醫診斷為「缺脂性濕疹」,常見於四肢或是身體軀幹,不只搔癢難耐,也會乾燥脫屑。冬季皮膚搔癢辨證大多屬於「血虛風燥」,常見皮膚搔癢,發無定處,一下這裡養,一下那裡養,尤其以夜間最為嚴重,常導致難以入眠而影響隔天的作息。 

中醫在治療上會給予滋陰潤燥、祛風止癢的中藥,例如:生地、麥冬、玉竹等滋陰潤燥的中藥。此外,洗澡時應選用溫和的最好是偏弱酸性的沐浴乳,洗澡時水溫不宜太高,洗澡後趁皮膚還未全乾時立刻塗上滋潤的乳液,尤其是四肢等特別乾燥的部位。 

另外飲食上也要注意,雖然冬季寒冷,但麻辣鍋、薑母鴨、羊肉爐、等燥熱食物,會加重皮膚乾癢,反而應該多吃白木耳、山藥、水梨、百合等滋陰潤肌膚的食物。 

推薦茶飲 

麥冬生地養陰茶 

材料:麥冬6公克,生地5公克,蒲公英4公克。 

作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後煮沸,過濾即可飲用。 

功效:麥冬養陰潤肺、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蒲公英清熱解毒,合用可以養陰潤燥解毒,幫助緩解皮膚搔癢。 

注意事項:藥材較偏寒涼,適用於體質偏熱的人飲用效果較佳。 

穴道按摩養生

  • 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 

功效:為胃經穴位,具有調理脾胃,和腸消滯,清熱化濕的功效。可用於腸胃不適導致睡眠障礙的人。 

  • 湧泉穴

位置:位於足底部,約當足底第 2 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 1/3處。 

功效:為腎經穴位,可以使人腎精充足,冬季養腎可常按湧泉穴。 

  • 太溪穴 

位置: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為腎經穴位,可使腎臟功能增強,可和湧泉穴輪流按壓。 

(本文作者為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