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膝蓋痛、肩頸痠痛、腰痠背痛不求人,中醫圖解穴位按摩法緩解久坐疲勞 | 健康遠見
居家

膝蓋痛、肩頸痠痛、腰痠背痛不求人,中醫圖解穴位按摩法緩解久坐疲勞

膝蓋痛、肩頸痠痛、腰痠背痛不求人,中醫圖解穴位按摩法緩解久坐疲勞 追劇、塞車、打麻將、打電動,久坐膝蓋痛、肩頸痠痛、腰痠背痛不求人,中醫圖解穴位按摩法緩解疲勞。Pexels by MART PRODUCTION

現代人3C不離手,滑手機、追劇、打電動,維持久坐不動的姿勢,肩頸容易出問題,也常造成腰肌勞損發炎,可說是文明病了;而逢年過節返鄉造成的交通堵塞,也常令民眾腰酸背痛,甚至臀部疼痛、膝痛、下肢浮腫。

預防痠痛,最重要的就是多休息、變換姿勢,可以設置鬧鐘,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並且盡可能讓自己維持良好的姿勢,例如,適當的桌椅高度較能維持好姿勢。

若需長途開車、搭車,則盡量避免穿著緊身衣物,可減少血液循環不良的情況。此外,也可以適度做足部運動,將腳背上勾、下踩,或腳趾抓地再放鬆,這些動作可讓小腿肌肉收縮伸展,促進末梢循環。久坐後,可適度抬腿,使血液回流。

中醫可以如何緩解這些久坐造成的筋骨痠痛呢?以下提供幾個穴位,適度按摩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解除痠痛疲勞。

肩頸痠痛穴位按摩

風池穴:

沿耳後乳突邊緣向後滑動,可在枕骨下、斜方肌外側摸到一凹陷處,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有效紓解肩頸的各種酸痛。

肩井穴:

位於肩外側緣和大椎穴之中間點,主治頭項強痛,肩背疼痛,可舒緩肩頸肌肉,改善落枕、肩頸僵硬。

天宗穴:

位於肩胛骨的正中間,可舒緩胸內氣滯、緩解肩關節發炎、肩頸痠痛、落枕、手臂痠痛無力。

  • 馬光醫療網提供圖/馬光醫療網提供

腰痠背痛穴位按摩

環跳穴:

環跳就是站立時夾緊屁股,屁股會出現的凹陷處,可利腰腿,腰臀痛、髖關節痛及衍生的下肢痠痛皆可應用。

風市穴:

在站立時手掌貼於大腿,中指指尖所擺放的位置,可治膝痛、腰痛、腿腳乏力等。

委中穴:在

膝後中間位置,功效為舒筋、利腰腿,能應用於急性腰痛、腰脊僵硬、膝痛。

後谿穴:

在手握拳後小指旁最突出掌紋肉上,後谿清熱舒筋、通督脈,能緩解脊椎相關的疼痛症狀。

馬光醫療網提供圖/馬光醫療網提供

穴位按摩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改善腿部疼痛

血海穴:

血海穴的位置在膝部內側上方約3指位置,主治血證,可調血清血,宣通下焦,與其他穴位配合可緩解膝痛。

梁丘穴:

在膝部外側上方約3指位置,可治膝痛、膝不得屈伸、腰腳痛等。

陽陵泉穴:

在小腿外側上緣外側,可摸到突出的腓骨,稍往前些的凹陷處即是,可舒筋健膝,膝關節痛、踝關節扭傷、落枕皆可應用。

三陰交穴:

位於內腳踝尖,向上約4指幅的凹陷處,可調血病、通氣滯、疏通下焦經絡。

馬光醫療網提供圖/馬光醫療網提供

除上述穴道以外,當然亦可按摩或熱敷局部痛點。揉按穴位時也要注意,不可過度用力或按摩過久,有時過度揉按反而會造成局部發炎,會更加疼痛若有休息及按摩無法改善的疼痛,建議諮詢中醫師,尋求適當的醫療方式

鄭凌軒醫師 博愛馬光中醫診所

更多內容請至馬光醫療網】/【臉書粉絲團:馬光醫療網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