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許多民眾開始著手規劃自己的年度健檢項目。根據健檢中心的統計,2023年台灣民眾有哪十大常見的健康問題?前五大熱門健檢項目是什麼?到底該如何規劃健檢項目?《遠見》請醫師一文解答。
十大健康問題,第一名就是腸胃道健康
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的統計數據,2023年近2萬名民眾的健檢資料中,十大健康問題以「腸胃道健康」高居榜首,第二名是頭暈、頭痛,第三名則是四肢痠痛無力,接下來的四到十名分別是:咳嗽、倦怠、胸悶、排尿不適、耳鳴、睡眠障礙、記憶專注問題。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觀察,這十大症狀裡面,其實有許多項目和自律神經相關,例如:倦怠、睡眠問題和記憶專注度,這些都是現代人在步調快速、高壓的生活下,常見的健康問題。
主觀不舒服,卻不能反映真實身體狀況
每次健檢前,民眾都需要先填寫健康問卷,調查主觀認為的健康狀況,「你覺得不舒服,卻不一定真實反映身體狀況!」洪育忠提到,民眾常有的健檢迷思就是:只需要檢查我身體不舒服的部分,但其實,有些身體還未出現不適症狀,卻也可能存在風險。
洪育忠舉例,許多人不認為自己有睡眠問題,醫師一問之下,才發現有頭痛、記憶力衰退、睡不好等症狀,經過睡眠檢測,最後發現患有失眠或呼吸中止症等睡眠障礙。因此,洪育忠建議,至少先做一次完善的基礎檢查,之後再針對特定的健康問題,選擇進一步詳細檢查,這才是較理想的健檢選擇。
而哪些項目算是基礎檢查?洪育忠認為,相對完整的健檢項目必須包含:腹部超音波、腸胃鏡、甲狀腺、血液項目、心血管、動脈硬化評估等項目,女性則建議再增加乳房及婦科超音波檢查。
圖/2023年主訴排行榜。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提供
五大熱門檢查項目,反映現代人健康挑戰
聯安診所統計出2023年的五大熱門健檢項目,分別是:腸胃健康、心血管健康、肺部健康、視力、壓力與睡眠。這些熱門項目反映現代大眾的健康狀態,例如外食族少吃蔬果、工作久坐易造成腸胃道問題,因此,近年許多民眾會購買益生菌,促進腸胃健康。
2023前五大熱門健檢項目 | |
1. 腸胃道健康 | 無痛腸胃鏡、腸胃道腫瘤標記、功能醫學 |
2. 心血管健康 | 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心血管危險因子檢測 |
3. 肺部健康 | 肺癌電腦斷層攝影 |
4. 視力健康 | 眼底彩色攝影、光學眼底斷層掃描 |
5. 壓力與睡眠 | 自律神經儀、睡眠檢測(CPC)、功能醫學:男女性荷爾蒙併腎上腺力皮質分析 |
資料來源: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2023年12月
心血管健康涵蓋範圍廣,吸菸、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患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另外,洪育忠補充,40歲以上的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須格外留意心血管健康。
肺部健康則是台灣一大健康問題,2023年肺癌躍升為國人癌症發生率榜首,擠下蟬聯15年冠軍的大腸癌。肺癌發生率提升,跟肺部健檢普及有關,病人檢查出初期肺癌,治癒率高達九成。洪育忠更提到,尤其女性肺癌九成不抽菸,這就跟基因有關,因此,即使不抽菸、並未生活在空汙嚴重地區,仍需關心肺部健康。
近年,視力檢查需求提升,洪育忠觀察到,因為民眾使用手機、電腦等3C時間變長,導致許多民眾提早出現老花、眼睛黃斑部病變機率提升。
而睡眠問題則與生活壓力相關,生活壓力過大,體內賀爾蒙若無法做合適協調,常會出現失眠症狀。早期的睡眠檢測必須到醫院睡眠中心過夜檢查,但自從出現CPC(cardiopulmonary coupling)新世代心肺耦合居家睡眠檢測,民眾可透過檢測器在家檢測,再交予健檢機構分析,讓睡眠檢查輕便普及許多。
不只預防疾病,更能促進健康
健康檢查有兩大目的,一是疾病預防,降低或去除危險因子與疾病,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第二個健檢目的則是健康促進,檢查結果可搭配醫療諮詢與建議,積極地改善生活習慣,將能促進身心健康,改善生活品質。
洪育忠觀察到,近年民眾對預防篩檢的觀念提升許多,許多聯安診所的健檢客戶不只選擇結構性檢查,還會進一步詢問「功能性檢查」,在疾病出現之前及早介入,提升身體健康。他舉例,腸道健康可透過抽血檢測,知道是否對某些食物慢性過敏、藉糞便採樣觀察腸道黏膜是否發炎、腸道菌叢的生態平衡,進而評估消化吸收功能,幫助進一步了解腸道健康。
政府提供的免費檢測
除了醫院、健檢中心的企業和個人健檢,其實國民健康署也提供免費的健檢項目,民眾可多加參考利用,及早篩檢,活出健康人生。
● 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國民健康署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檢查項目:身體測量(血壓、身高、體重、腰圍、身體質量指數BMI)、尿蛋白、腎絲球過濾率(eGFR)、肝功能(GOT、GPT)、肌酸酐、血糖、血脂肪(膽固醇、三酸甘油脂、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檢查對象:
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三年檢查一次
65歲以上民眾,每年檢查一次
35歲以上小兒麻痺患者和55歲以上原住民,每年檢查1次
● B、C肝篩檢
檢查對象:45到79歲民眾
檢查次數:終身可做一次檢查,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 五大癌症篩檢
|肺癌
檢查對象: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重度吸菸史: 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
檢查次數:每兩年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大腸癌
檢查對象:50至74歲民眾
檢查次數: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口腔癌
檢查對象: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
檢查次數:每兩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
|乳癌
檢查對象:45至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
檢查次數:每兩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
|子宮頸癌
檢查對象:30歲以上婦女
檢查次數:每三年至少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圖/五癌篩檢。國健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