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預後的好壞與否,已知是和遠端次小分支(Segmental)動脈所能恢復血流量的大小密切相關。
根據2023年12月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所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使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期核准上市的一款新型網狀給藥溶栓導管(BASHIR™),除可以清除肺主動脈的阻塞外,更能大幅度恢復近端小分支(Proximal)動脈和遠端次小分支(Segmental)動脈的阻塞情形。此導管為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療急性肺栓塞鋪平了道路,造福病患。
此次臨床實驗共納入了美國18個地點的107名肺阻塞患者,經由胸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來比較,新型BASHIR™導管治療 48 小時後與治療前,患者肺部完全阻塞( 100 %)和高度阻塞(> 65 %)動脈分支數量的差異。
新型導管治療能減少患者,後續演變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壓」機率
結果顯示,完全與高度阻塞的遠端次小分支動脈數量從 40.5 %減少到 11.7 %,而近端完全與高度阻塞動脈分支數量則從 28.7 %下降至 11.0 %;結果顯示,即使在遠離網狀溶栓導管位置的分支小動脈們,其阻塞也大大的減少了,進而改善了血流並促進右心室功能的恢復。
先前的研究並未比較過,接受此導管治療肺栓塞前後,患者肺部遠端次小分支動脈阻塞的變化情形。這篇研究論文顯示,透過新型導管治療後,除可以讓患者右心室功能恢復,並且能夠減少患者後續演變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壓(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的機率。
不只打開肺部阻塞動脈,新型導管結合機械清除、藥物網狀噴灑2功能
一般而言,當肺栓塞發生時,利用單純的機械性導管清除血栓,雖然在肺部主要動脈上效果顯著,但對於遠端次小分支動脈卻效果有限。
此次FDA核准的BASHIR™導管是由美國賓州新不列顛市的Thrombolex公司所生產,它同時結合了機械清除和藥物網狀噴灑兩種功能的新型導管(Pharmacomechanical Catheter),導管前端有一個可展開的網架,醫生透過手柄上的紅色執行器(圖1),可以控制網架擴張開後的尺寸大小,藉以適合不同血管的管徑,等於是為每位患者的獨特需求,提供了個人化的解決方案。
另外,該網架是由 6 根鎳鈦合金噴灑管所組成,每根噴灑管上用雷射光鑿出了 8 個小孔,當溶血栓藥物(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tPA)被輸送進入時,此設計可以讓藥物從 48 個小孔中(6x8=48),同時以網狀霧化方式噴灑出來,最大化的接觸血栓內的每一個部位,除能夠迅速地溶解血栓並恢復血流外,更可以大大地減少溶栓藥物的使用量,與其他治療方式相比較,利用BASHIR™ 導管治療後的出血率顯著降低,這也是此導管的關鍵進展之一。
圖/圖1:FDA近期核准用於肺栓塞治療的BASHIR™新型導管,是由美國賓州新不列顛市的Thrombolex公司所生產。潘懷宗提供
肺栓塞症狀有哪些?胸痛、呼吸困難、水腫當心,留意潛在危險因子
肺栓塞是指肺臟動脈被血栓阻塞,使得肺臟血液灌流不足,新鮮氧氣帶不進來,造成低血氧。臨床表徵包括胸痛、呼吸困難/急促、水腫、發紺等。預防肺栓塞應該將重點放在預防下肢靜脈血栓上,其危險因子為:長期臥床、手術後、腎病、心肌梗塞、惡性腫瘤、吸菸、口服避孕藥、粗暴按摩、肥胖和高齡等等。
BASHIR™ 導管是由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醫學院教授,也是附設醫院血管醫學科主任巴希爾醫生(Riyaz Bashir)與 Thrombolex 公司所合作開發的。
目前,肺栓塞和深層靜脈栓塞已經成為美國的重大健康問題,每年導致多達 10 萬人死亡。巴希爾醫生的想法是開發一種導管,透過雙管齊下式的增強血栓溶解能力—內源性(機械性穿透血栓,讓新鮮血液流過,可以將體內溶解血栓的化學物質送入,進行自然修復)和外源性(網狀噴灑藥物),來提供更好的治療效果。而此次新導管的設計,就是這樣的想法促成的。
肺栓塞患者的大小分支動脈數目阻塞的愈多,其生存率與預後就會愈差。因此,治療目標是同時緩解大動脈和各個分支小動脈的阻塞,如果小動脈阻塞沒有大幅度降低,那麼倖存的患者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可能就會面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壓」的風險,且有可能死於右心衰竭。
天普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未來的工作中,除了繼續探索此導管減少肺動脈阻塞背後的詳細機制外,亦將蒐集此新型導管在上市後的治療效果,像是對患者存活率的提升,以及降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壓」發病率的影響,讀者可以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 Riyaz Bashir, Gregory Piazza, Brian Firth, Kenneth Ouriel, Akhilesh Sista, Parth Rali, Anthony Comerota, Vladimir Lakhter, Ayman Iskander, Malcolm Foster, Ripal Gandhi, Amir Darki, Robert Lookstein, Kenneth Rosenfield. Effect of Pharmacomechanical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on Segmental Artery Occlusions. JACC: Advances, 2023; 2 (9): 100670 DOI: 10.1016/j.jacadv.2023.100670
(本文作者為潘懷宗博士/藥理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