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4年2月9日,也就是農曆12月30日,正是一年一度的除夕,這一天在習俗上,除了家家戶戶團圓、圍爐吃年夜飯、發紅包(壓歲錢)、守歲,以及拜祖先(拜公媽)、拜地基主外,又有哪些除夕禁忌呢?一起來看看中國正統民俗風水教育協會總會理事長謝沅瑾怎麼說!
目錄
除夕要做什麼?
-除夕拜神明注意事項
-除夕拜祖先注意事項
-除夕貼春聯時間
-除夕拜地基主注意事項
除夕禁忌有哪些?
-除夕圍爐、吃年夜飯
-除夕發紅包、壓歲錢
˙紅包數字
˙紅包袋禁忌
-除夕走春方位
謝沅瑾表示,除夕是一年的最終,即將迎接新年的開始,為民俗上相當重要的節日。傳統除了吃年夜飯、發壓歲錢外。
除夕也有辭年之意,在習俗上也會特別準備牲禮、菜碗、粿類等豐盛的供品給神明、公媽、地基主,感謝祂們一年來的庇佑外,同時也會伴隨有8大常見習俗:
習俗1》除夕拜神明
除夕當天祭拜眾神、祖先的供品,當然少不了豐盛的酒菜,如:雞、鴨、魚、肉等菜餚;三牲四果(四季水果)、象徵大發四方有4瓣裂口的發糕,和取「年高」諧音、有年年昇高之意的年糕。
以及花生(帶殼花生愈長,裡面的花生仁愈多顆愈好,有長壽、家庭子孫綿延之意)、桂圓(象徵貴人圓滿如意)、開心果(代表笑口常開)等乾果類、茶或酒;6對、8對或10對碗筷,金紙部分,可準備天公金、大壽金、壽金、刈金。
圖/除夕當天祭拜眾神、祖先的供品,當然少不了豐盛的酒菜。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習俗2》除夕拜公媽
除夕是祭祖的重要日子,除了飲水思源之外,並感謝祖先一年來的庇佑,準備牲禮、菜碗、粿類等豐盛供品祭拜公媽。也會在神桌上供奉發粿、年糕,寓意步步高升,以及兩碗飯插上春花,俗稱「飯春花」,取春和「剩」諧音,象徵富裕有餘;再擺些柑橘類、蘋果,代表大吉大利、平平安安,為新年討吉兆。金紙部分,可準備刈金。
習俗3》除夕貼春聯
除夕白天要更換家中的春聯,將舊春聯撕下,代表破除過去一年的厄運及不如意,有除舊布新之意。但要提醒的是,若今年家中服喪,則忌貼上新春聯。
習俗4》除夕拜地基主
雖說傳統上,除夕除了是慎終追遠的重要日子要祭祖外,民間多會連帶酬謝屋宅的守護神—地基主。但除夕拜不拜地基主,也是因各自家庭而異,原本沒有祭祀地基主習慣的家庭,若來年無持續籌備的打算,可不用祭祀。
如果有拜地基主的話,因不確定每家戶地基主數量為何,是否有地基公、地基婆,故傳統在供品準備上會建議,以成雙成對的家常飯菜、水果、二杯酒或茶水,以及金紙(刈金),並備妥2副碗筷尤佳。
若不方便開伙,可準備2個簡單的雞腿便當,有飯有肉有菜加個蛋,搭配2碗湯或2罐飲料也行。祭拜方向上,若廚房有連接後門則朝後門往屋外拜;若廚房無窗無後門則朝流理台方向拜;若廚房有窗無後門則朝窗外拜。
習俗5》除夕圍爐、吃年夜飯
出外遊子都會趕在年夜飯前返家,全家大小一起吃年飯,俗稱「圍爐」,闔家團圓共享吉祥年菜,其中,魚記得不能吃完,象徵年年有餘。
圖/紅包什麼時候給?除夕圍爐過後,長輩會分送壓歲錢給小孩,已經自食其力的子女也多會包紅包給父母,表達感恩。freepik by pressfoto
習俗6》除夕發紅包、壓歲錢
紅包什麼時候給?除夕圍爐過後,長輩會分送壓歲錢給小孩,已經自食其力的子女也多會包紅包給父母,表達感恩,收下紅包時記得要向對方說吉祥話祝福。
壓歲錢又稱「壓年錢」,具有「壓穢」與「壓祟」的祝福意涵。傳統舊俗會在守歲後睡覺時將壓歲錢放在枕頭下,放至初五(隔開)可將錢財取出,一部份存入銀行,一部份放入錢包當錢母使用,不要全部花光,紅包袋則可放至「元宵節」俗稱上元祈福,民眾向上天祈福、求財、求壽、求姻緣⋯⋯的日子,之後就可以收起來,放置一年長輩賜福,不要輕易丟掉。
◎紅包數字忌包單數
壓歳錢紅包金額要包雙數,一般常以吉祥數來討吉利,且習俗上沒有限制壓歳錢中不能有銅板,無論是200、600、666、800、888或1000、1200、1600、1680、1800、2000、2200、2600、2800、3200、3600、6000、6600、6800、8000、8600、8800、12000、16000……皆可。
◎紅包袋不破損
紅包袋不宜破損,使用全新的更佳。
◎長命百歲
可適度放入百元鈔,象徵長命百歲之意。
◎好運連連
如果可以的話,放入連號鈔票有「好運連連」的寓意。
◎招財錢母
壓歲錢是能以錢生錢的錢母,可放在皮包裡隨身攜帶,或作為購買「生財器具」的部分資金,招來生生不息的財利。
習俗7》除夕守歲
守歲除意味辭舊迎新外,民間說法也認為年輕人除夕守歲,可以為家中長輩祈福增壽。謝沅瑾表示,這部分純粹是取其寓意,一般只要守到過凌晨12點即可。
習俗8》除夕走春
除夕出門或吃完年夜飯外出時,若能先朝吉祥方位走路30~50公尺,或開車數分鐘,並避開煞方,就能迎接該方位代表的吉祥氣場,讓自己2024年好運更上一層樓!
除夕開運吉祥方位 | |
---|---|
財門 | 正南方 |
喜門 | 東南方 |
貴門 | 正東方 |
文昌 | 正東方 |
正財 | 正北方 |
偏財 | 正南方 |
煞方 | 正西方 |
☛本文純粹分享民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