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季是一年的開始,氣候逐漸轉暖,是樹木逐漸發芽新生的階段,此時體內陽氣升發,人也開始由靜轉動。
依據五行理論,春屬木,人體也肝屬木,所謂「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鬱」,肝就像春天繁茂枝葉一樣暢行無阻,維持全身氣機舒暢;且「肝藏血」,若肝血不足,易有疲勞倦怠,甚至週期性憂鬱發生,在藥膳食療的選用上,除需補血、增強肝臟機能,更可著重在改善疲勞及憂鬱。
春天養生不只養肝: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而春季肝氣升發正旺,脾胃屬土,木剋土,脾胃功能稍弱者,常易在春天感到不適。名醫孫思邈:「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故春季食療除養肝外,更可進補甘味食物,補養脾胃,以益脾胃之氣運行。
以下介紹春季可準備的藥膳及花草茶飲:
核桃紅棗粥做法
材料:紅棗100公克,核桃、冰糖、白米各50公克。
煮法:
1.紅棗、白米洗淨後用水浸泡。
2.鍋中加水及核桃,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煮至粥稠,最後加入冰糖調勻即可。
特點:紅棗又稱脾果,不僅可供藥用,更是食補與料理的常用材料,具有養血安神、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
紅豆枸杞山藥粥做法
材料:紫米、紅豆、山藥各50公克,枸杞及黑糖適量。
煮法:
1.紫米、紅豆、山藥洗淨後用水浸泡。
2.所有食材放入鍋中,水燒開後,再轉小火熬煮成粥,最後加入黑糖調味即可。
特點:枸杞滋養肝腎、護肝明目,除保護肝臟,更具有降血糖及增加免疫系統協調性等功效;山藥味甘質潤,可補益脾胃,治療因脾胃虛弱造成的疲勞及食慾不佳。
銀耳蓮子羹做法
材料:蓮子30公克,銀耳50公克,冰糖適量。
煮法:
1.蓮子、銀耳用小火煮軟,再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2.每日清晨服用,食後稍做運動。
特點:蓮子入脾胃,可補脾胃之虛;銀耳入肺胃,可滋補肺胃之陰,兩項食材相互搭配,可達氣陰雙補之效。
玫瑰紅棗補氣茶做法
材料:紅棗20公克,西洋參9公克,乾燥玫瑰花6~8枚。
煮法:紅棗洗淨,所有材料放入杯中沖泡500cc熱水,靜置5分鐘後即可飲用。
特點:玫瑰花性溫,可理氣解鬱、疏經通絡、美容養顏,西洋參補氣養陰,紅棗補血,三者同時沖泡服用,有補氣養血潤膚的功效。
桑葚枸杞菊花茶做法
材料:乾燥菊花5朵,枸杞10粒,桑葚適量。
煮法:所有材料放入杯中,沖泡500cc熱水,蓋上蓋子悶泡5分鐘後即可飲用。
特點:桑葚補益肝腎、滋陰養血,菊花清肝明目,枸杞補腎養肝,此款茶飲可補肝益腎、強壯身體。
圖/5道春季食療,養足你的精氣神。馬光醫療網提供
更多內容請至【馬光醫療網】/【臉書粉絲團:馬光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