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否發現身邊親友、同事頻出因腹瀉掛病號的情況?疾管署近期監測資料就發現,國內近一週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高達14萬人次,且多是因感染「諾羅病毒」造成急性腸胃炎引起。而除了諾羅病毒外,輪狀病毒也是導致病毒性腸胃炎的常見原因之一,可偏偏酒精、乾洗手對兩者都沒有效。究竟兩者有何症狀差異?民眾又該如何辨別、預防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在疫報記者會指出,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2月18日至24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4萬2682人次,較前兩週增約2成,與近5年同期比較,僅次於2023年同期16萬1114人次;近期腹瀉疫情與往年連假後易出現腹瀉就診人次的上升趨勢類似。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全國近4週共接獲127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為近5年同期最高,且其中106件與餐飲旅宿業有關,占群聚事件中8成;群聚事件已檢出病原體中,94%是諾羅病毒。
目錄
病毒性腸胃炎症狀有哪些?
-諾羅病毒症狀
-輪狀病毒症狀
腸胃炎預防方法
腸胃炎照顧注意事項
-腸胃炎可以吃什麼?
-預防腸胃炎傳染,清洗、消毒有學問
腸胃炎係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出現嘔吐或腹瀉等症狀。會造成急性腸胃炎的病毒種類很多,包含諾羅病毒(Norovirus)、輪狀病毒(Rotavirus)等,且上述病毒往往都具有高傳染力的特性。雖然大部分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
不過對於因嘔吐或腹瀉,流失體液及電解質而又無法補充的人,如: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及需要長期照護者,其體液的流失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進而抽搐,甚至死亡,需要特別注意。
都可能嘔吐、腹瀉,一圖看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差在哪裡
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是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會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痠痛等病症;且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但實際病程的長短、及臨床上的症狀表現,仍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的體質和免疫力有些許不同。
諾羅病毒 | 輪狀病毒 | |
---|---|---|
好發年齡 | 各年齡層 | 嬰兒、5歲以下幼童 |
好發季節 | 全年均可,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 | |
主要症狀 | 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且常合併有頭痛、肌肉痠痛、發燒 | 大人:症狀不明顯 小孩:以發燒、嘔吐、腹瀉為主 |
感染方式 | 接觸遭病患嘔吐物或排泄物汙染的物品 生食受汙染水域生產的貝類水產品 與病患頻繁接觸或吸入嘔吐物產生之飛沫 | 接觸遭病患嘔吐物或排泄物汙染的物品 |
感染途徑 | 糞口傳染 | 糞口傳染 |
疫苗 | 無 | 有 |
傳染期 | 在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 在急性發作期8天之內,還具有感染力 |
潛伏期 | 一般為24至48小時 | 一般為24至72小時 |
流行地點 | 好發於學校、醫院、軍營、收容及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和餐飲旅宿業者、大型遊輪、宿舍和露營地 | 托嬰中心、幼兒園/幼稚園、育幼院、學校 |
不只勤洗手!預防病毒性腸胃炎來擾還有7大守則
由於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播能力,且酒精、乾洗手都沒有效加上只需極少的病毒量便會致病。因此更需要落實雙手的衛生,尤其調理餐食前後、如廁後及餐前,務必以肥皂確實清潔雙手,並謹記以下7大預防要點:
預防病毒性腸胃炎/食物中毒7守則
1.要洗手:調理餐食前後、如廁後及餐前,手部要用肥皂清潔,傷口要包紮。
2.不生食:飲水要先煮沸再飲用,且避免使用未煮沸之生水調理食品。
3.生熟食分開:生熟食器具應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4.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70°C。
5.要注意保存溫度:保存低於7°C,室溫下不宜久置。
6.餐飲人員的健康:餐飲從業人員有噁心、嘔吐、水瀉或發燒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禁止從事接觸食品之工作,且應於症狀解除後至少48小時才可復工。
7.注意餐飲環境衛生:注意餐飲環境衛生,必要時可用漂白水消毒。
圖/Unsplash by Towfiqu barbhuiya
不慎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病友、家屬必知這些照顧要點
但若自己或身邊親友真的不慎感染病毒性腸胃炎該怎麼辦呢?目前病毒性腸胃炎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臨床主要會以「症狀治療」為主,給予止痛藥、止吐藥、緩瀉劑度過不舒服的階段。
而特別要提醒的是,病毒性腸胃炎平均病程會維持2~3天,且在急性症狀停止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務必多加留意,以免於可傳染期間傳染給親友。
(一)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的健康照顧:
1.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及電解質不足。
2.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嬰兒、幼兒、兒童或老人,於同一房間遊戲或接觸,在沒有腹瀉、嘔吐之後,這種區隔應該持續至少2天。
3.病患不應為家人準備食物,在沒有症狀之後,還需要暫停2天後,才能幫家人準備食物。
4.建議在家休息,不要去托兒所、上學或上班。
(二)照顧者的注意事項:
1.照顧病毒性腸胃炎的患者之後,應該用肥皂和自來水徹底洗手,保護自己和其他健康的人。
2.清洗及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弄髒的床單、衣物和環境週遭,減少病毒的蔓延。
3.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建議使用口罩。
●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桶。
●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並且徹底抹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