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SPA、按摩、推拿外,近年來坊間也出現不少透過「撥筋」來放鬆筋絡、緩解肌肉痠痛僵硬、減輕疲勞的養生服務,讓不少人躍躍欲試。但撥筋是什麼?真的有效嗎?又有哪些禁忌、副作用、注意事項?肩頸硬梆梆「撥筋」鬆一下行不行?復健科醫師提醒這12種情況不宜!
目錄
撥筋是什麼?
撥筋有效嗎?
撥筋有哪些副作用、注意事項?
撥筋有禁忌?什麼人不適合做?
家住台中的43歲吳姓女主管因工作壓力大,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整天昏昏沈沈,正好看到住家附近新開一家養生工作坊最近推出「撥筋」服務,主打提神、減輕疲勞,甚至還有放鬆肌肉等功效,讓她躍躍欲試。日前下班後特地前往體驗,結束後確實感覺「頭部比較輕鬆一點」,也比較好入眠。
沒想到隔天起床發現小腿肚「宛如家暴毆傷」,且有發腫、疼痛,嚇得趕緊就醫;還好經檢查只是皮下小血管破裂,僅需休息、冰敷即可恢復,但醫師提醒患有慢性病、服用抗凝血劑等民眾當心,以免衍生後遺症。
撥筋是什麼?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怡維表示,就西醫觀點而言,「筋」指的是肌肉、肌腱、韌帶、筋膜等軟組織;而「撥」則是通過按壓、推開等技術輔助軟組織放鬆,達到舒緩肌肉筋膜的效果。
人體某部位肌肉可能因姿勢不良、高強度運動,長期處在收縮的狀態,若無適度放鬆,會造成局部循環不良,形成肌肉緊繃,也就是常說的「身體硬梆梆」。
撥筋有效嗎?
陳怡維指出,透過動物實驗,臨床上的確可藉由特殊工具鬆開緊繃的軟組織,藉此提升局部溫度、提高疼痛忍受閾值,誘導纖維母細胞;並促使膠原蛋白再生,使得沾黏以及纖維化的部分分解,達到舒緩疼痛、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增加關節活動度等效果。
撥筋有哪些副作用、注意事項?
但撥筋也可能會出現瘀斑、瘀青、疼痛等副作用,主要原因是加壓過大或摩擦過度,導致皮膚表面附近的毛細血管破裂而引起。
不過,陳怡維認為,上述副作用的外在表現方式多為紅紫色斑點或是瘀青,多半只需休息、冰敷、擦藥膏,即可改善。
但她也提醒,民眾進行撥筋動作時,絕對不適合直接將壓力施加在眼睛、動靜脈血管(尤其前側頸部)、腰頸椎神經以及骨頭突出的部位上。
撥筋有禁忌?什麼人不適合做?
此外,陳怡維建議,有下列症狀的民眾也應避免嘗試撥筋動作,包括:
正服用高劑量類固醇
正服用抗凝血劑
傷口嚴重感染
骨折未痊癒
急性心臟病史
急性肝臟病史
急性腎臟病史
癲癇
高血壓控制差
嚴重骨質疏鬆
患有傳染性皮膚病
馬凡氏症候群
至於撥筋時該避開哪些按壓部位?她呼籲,若有下列情況:癌症轉移可能、皮膚太薄容易出血、局部感覺不良(例如中樞或周邊神經疾病、糖尿病等造成)、血液循環差(末梢血管疾病、靜脈曲張),以及有血腫症狀、懷孕腹部周圍等,都應該盡量避免進行撥筋,以免衍生嚴重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