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肺癌早期莫驚慌!標靶治療助攻,復發率降80%、提高存活率 | 健康遠見
抗癌

肺癌早期莫驚慌!標靶治療助攻,復發率降80%、提高存活率

肺癌早期莫驚慌!標靶治療助攻,復發率降80%、提高存活率 肺癌早期莫驚慌!標靶治療助攻,復發率降80%、提高存活率。Pexels by Anna Shvets

肺癌是台灣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已經成為新國病。根據110年癌登資料統計,國內肺癌中近三成屬於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動手術將腫瘤切除,而第二期、第三A期的病人術後可以做基因檢測,有EGFR基因突變,再做標靶「維持治療」,復發率可以降八成以上,並且大大提高存活率。

臺北榮總胸腔外科主任許瀚水表示,早期肺癌的存活率相當高,第一期高達九成,第二期也有近六成。不過,很多病人罹癌時都會六神無主,不知道應該選擇手術或標靶藥物,還是免疫治療等,非常焦慮,更擔心會復發。肺癌應看腫瘤的類型、期別、形態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策略。

第三A期以內都是早期,腫瘤愈大復發率愈高

肺癌可分為四期,第一期肺癌是腫瘤的大小在四公分以內、且無淋巴轉移;第二期是腫瘤在四至七公分,或是有局部淋巴結轉移;第三期可分為三A和三B,三A期是同側縱隔腔或淋巴結轉移,三B是腫瘤同側有肋膜積水,淋巴轉移至對側淋巴結或頸部旁的淋巴第四期是腫瘤已轉移至腦、骨頭、肝臟等。

早期肺癌定義?有什麼手術可以選擇?圖解傳統開胸手術、胸腔鏡手術、達文西手術差異。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圖/早期肺癌定義?有什麼手術可以選擇?圖解傳統開胸手術、胸腔鏡手術、達文西手術差異。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第一期到第三期A是早期肺癌。然而腫瘤愈大復發機會愈大,第一期肺癌復發率為10-30%,第二期復發率為40%。第三期的復發率高達70%,存活率僅剩下二成左右。

早期肺癌復發風險?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圖/早期肺癌復發風險?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手術後化療追加標靶、免疫治療抗復發

許瀚水說,早期肺癌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手術,為了避免復發,過去術後會再做化療,但是很無奈的,降低復發率只有5%,療效不佳。不過,現在有維持性標靶藥物、免疫治療可加強輔助治療效果大幅降低復發率,提高存活率。

基因突變吃3年標靶,3A復發率降88%

國內肺癌病人約七成以上的細胞型態是肺腺癌,其中五到六成有EGFR基因突變。建議第二期跟第三A期病人術後可做基因檢測,如果有EGFR基因突變,可使用抗EGFR標靶藥物做輔助化療後的維持性治療而沒有基因突變的病人可再檢測PD-L1針對表現量高者可做維持性免疫治療。

早期肺癌治療原則。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圖/早期肺癌治療原則。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早期肺癌具有EGFR突變者在化療後服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持續三年,第一期肺癌可降低50%的復發率、第二期降低83%的復發率、第三A期降低88%的復發率,成效非常好。相較於做一年的維持性免疫治療,第一期至第三A期可以降低34%的復發率。

術後多走路增加肺活量,半年又是一尾活龍

許瀚水提醒,早期肺癌病人手術切除局部肺葉後,肺功能會受到影響,術後最重要的是多運動,建議病人多走路。因為走路會深呼吸,可以訓練肺活量。他很多病人在術後多把走路當成運動,約半年到一年,肺活量就恢復到跟術前一樣。

低劑量電腦斷層讓小結節無所遁形,0.8公分以下先追蹤觀察

最後,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的民眾日益增多,很多檢查時發現肺部有毛玻璃狀結節後,很害怕是肺癌。許瀚水解釋,毛玻璃狀結節不一定是肺癌,即使是肺癌也是相對早期的肺癌,因此莫驚慌。

從國健署的統計發現,有結節的病人大約只有1-2%是肺癌,他建議,肺部結節至少大約0.81公分左右可以考慮開刀,但太小的結節一般建議先追蹤觀察,若追蹤過程中沒有變化,可以持續觀察,若結節變大,或出現變化,經醫師評估懷疑有肺癌的可能性,再考慮開刀,不需要過度治療。

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 許瀚水主任

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 專欄簡介:

成立於2002年,由專業醫護與社工團隊在台北、台中、高雄直接服務癌友及家屬,深入瞭解其需求,並連結全方位個人化的醫療、家庭、社會、情感支持網絡,促使必要之照護資源到位,並提升癌友珍惜自我與積極治療的自信與意願,爭取活下來、活得久、活得好的機會,成為癌友邁向康復之路的領航員。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