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古稱「日中」,是一年24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介於驚蟄和清明之間,在每年的3月20日至22日之間到來。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分是調養人體肝經的重要節氣,此時晝夜平分,隨後白天會愈來愈長,夜晚愈來愈短。春分是養生的關鍵時節,不僅僅要養肝,還要去濕氣、保護肺部。
女性常見壓力症候群、失眠、情緒問題,多半與肝經不暢有關
中醫認為春天草木開始萌芽生長,展現蓬勃生機,「肝經」也應該像樹枝般自然舒展暢達,不該過度亢奮或鬱積,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中醫師認為,治肝之病,當先實脾,「實脾」就是補脾胃,健脾補中加強脾胃生化氣血功能,既防病邪入侵,又可滋生肝血,同時改善肝氣鬱結的病理狀態,女性常見的壓力症候群、失眠、動輒生氣等精神情緒問題,多半與肝經不順暢有關。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疏泄」指的是疏通與宣洩,具有疏泄全身氣、血、津液,以確保其運行暢達的功能,春分養生著重在於肝經的疏通,當生理及心理出現壓力的微訊息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運動,快走、打球、游泳、跳舞、騎單車、溜冰都行,目的就是要放鬆緊張的心情,為壓力找到一個出口。而旅遊來趟大自然之旅,近身貼近花草樹木、大海及高山,壓力才會整個釋放。
然後面對壓力,先鬆心,才能鬆身,說出困難有助減壓,接著做好時間管理很多壓力是來自時間不夠用的壓迫感,因為常常有一堆工作都擠在同個時段內要完成,想要妥善解決就得做好時間管理,按照輕重緩急分配工作順序,壓力就會減小,肝經就會疏通。
吳宛容說明,春分是體內陽氣蠢蠢欲動、期待向上向外發散的時候,內分泌、血液循環、情緒波動大且活躍,如果過食烤炸、甜食、酒、薑母鴨、燒酒雞等辛辣滋補的食物,或熬夜、發怒,沒有維持氣血平衡,容易造成上火而出現失眠、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日常飲食保養可多選擇平性的食材,是一年四季中沒有體質限制的食材,也會減少對於體質的影響,並以清淡飲食為主。
圖/Unsplash by Rizky Sabriansyah
春分養生必學疏肝理氣,腹式呼吸、頸部、眼周按摩3大招
第一招/春分腹式呼吸養生法:
先進行1-2次的充分呼氣,讓空氣從肺部的底層徹底排出,使肺部呈現真空狀。
鼻吸嘴吐:從鼻子緩慢地吸氣,再用嘴巴慢慢地吐氣,如此進行多次循環,透過鼻吸嘴吐的方式較容易上手。
雙手感受腹部:吸氣、吐氣時,能明顯感受腹部的高低隆起,吐氣時要把腹部的空氣全吐光,吸氣時氣體則會慢慢使腹部隆起。
第二招/舒緩頸部運動、放鬆肩頸
將頭部向前點,再回到正常的位置,再將頭仰起,再歸位,這樣連續的做幾組,之後再向右和左側彎曲,左右耳都要對準肩部彎曲。
頭部向左向右轉動90度左右,頭部要放正,不要歪,不能前傾或者後仰。同樣這個動作活動幾組。
注意:在做頸部運動的時候,上半身要保持不動,姿勢一定要正確,這樣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動作幅度要大,但要柔和,防止頸部受傷。
接著試著利用大拇指與食指、中指等三指,將後頸的皮膚向上推壓,重複推壓3秒後放開,再繼續推壓,接著再熱敷肩頸的動作,來放鬆後頸與後腦勺的筋膜。
第三招/眼周按摩
除了放鬆肩頸以外,放鬆眼睛周圍肌肉,也是改善神經失調問題的調理重點之一。不妨可以試著閉上眼,熱敷眼睛周圍3分鐘的方式來輔助舒緩。
不管是用熱毛巾溫敷,或將雙手搓熱再輕放在眼睛上,或是輕輕地適度進行眼周穴位按摩,都是能放鬆眼睛肌肉、促進血液循環的好選擇。
(本文作者為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