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是一種漸進性的大腦退化疾病,其導致的認知、情緒、行為等障礙,常造成當事人的社會職業功能下降,逐漸變得呆傻,失去自理能力,後續往往需接受長期照護。由於目前尚無法根治,故僅能透過藥物、職能、物理等治療,減緩病情惡化的速度。
您或許會問,這麼可怕的疾病能事先預防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一份不久前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神經病學期刊》(JAMA Neurology)的報告就指出,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助降低未來失智纏身的風險,值得大家關注。
該研究由服務於美國芝加哥拉什(Rush)大學醫學中心老年病學專家克洛迪安•達納(Klodian Dhana)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針對一項名為「拉什記憶和衰老計畫」(Rush Memory and Aging Project )所獲資料進行整理,目的在探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以及能否發揮預防失智的效果。
在這項計畫中,參與者共有586人(註:71%為女性,平均年齡為91歲),他們連續24年定期接受生理與認知能力的評估,同時也被要求填寫了解生活方式的問卷。而在去世以後,這些長者的大腦被取出檢驗,重點放在磷酸化的tau蛋白纏結、β–澱粉樣蛋白等和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生物學標誌,還有腦血管(循環系統)的變化。
結果發現,生活越健康的人,在接近生命終點時,大腦內的 β–澱粉樣蛋白數量會越少,越有可能保持良好的認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即便大腦病理分析顯示已經罹患失智症,但那些以健康方式生活的人,在測驗上的得分依然很高,亦即整體認知能力還不錯。
探究原由,研究者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於大腦中建立具彈性的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進而對腦內發生的負面變化產生緩衝作用,因此這些人雖有腦部病變,仍能保持正常的認知能力。
想要延緩大腦退化避免失智嗎?
健康生活會是關鍵,至於可以怎麼做呢?
專家建議如下:
1. 不吸菸。
2. 每周至少從事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程度的運動。
3. 節制飲酒,男性每天不超過兩杯,女性則是不超過1杯。
4. 經常參與能鍛鍊腦力的活動,如閱讀、打牌、下棋、玩拼圖或參觀博物館等。
5. 採取麥得(MIND)飲食:攝取未加工過的食物,料理以蒸、烤方式為主,調味常用橄欖油、鹽與香料植物。多吃全穀類、深綠色蔬菜、堅果、豆類和海魚等,少碰紅肉、奶油、甜點和炸物。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