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食安問題連環爆!繼寶林茶室案外,王品集團旗下的初瓦、嚮辣西門店也累積103人通報食用後出現嘔吐、腹瀉症狀;八方雲集、藏壽司也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加上近期正逢腸病毒、諾羅病毒活躍期,也讓不少人疑惑,自己到底是「吃壞肚子,還是食物中毒?」對此黃軒醫師指出,民眾其實可以透過發病時間、症狀嚴重程度等判斷,更提醒飯前飯後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因為酒精是殺不死諾羅病毒的。
吃壞肚子真的是太痛苦了,又拉肚子、又嘔吐、又肚子痛,搞得人人虛脫無力。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到底是「吃壞肚子還是食物中毒」呢?我稍微整理一下資料,解析兩者的差別。其實,食物中毒和吃壞肚子(急性腸胃炎)的症狀很相似,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可以幫助你判斷:
吃壞肚子和食物中毒的差別?
其實,食物中毒和吃壞肚子(急性腸胃炎)的症狀很相似,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可以幫助你判斷:
1.發病時間
- 食物中毒通常在食用被汙染的食物後幾個小時內(1-36小時內)就會發作,而急性腸胃炎的發病時間則可能更長,甚至在幾天後(24至72小時左右)才會出現症狀。
2.症狀嚴重程度
- 食物中毒的症狀,通常比急性腸胃炎更嚴重,可能會出現「發燒、血便」等症狀。
- 腸胃炎,有點不太會發燒,所以如果有發燒,就可能要懐疑不是腸胃炎,那麼簡單而已!尤其是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他就很可能會燒。
- 「腹瀉」並非一定會出現,有可能只有「嘔吐跟發燒」,或是只有輕微的腹瀉。
如何判斷自己是食物中毒?
如果你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是食物中毒:
- 在吃相同食物後,其他人,同時也出現相似的症狀。
- 在吃被汙染的食物後,短短幾個小時內(1~36小時)發作不舒服症狀。
- 食物中毒症狀較嚴重,會出現發燒,甚至血便等症狀。
如果懷疑自己食物中毒,應該怎麼做?
- 立即就醫。
- 保持水分。
- 避免再吃可能導致症狀惡化的食物。
5招預防食物中毒,吃飯前後務必用肥皂洗手
- 注意食物衛生,避免吃被汙染的食物。
- 將生食和熟食分開處理。
- 將食物徹底煮熟。
- 在冰箱中冷藏食物。
- 用肥皂洗手:千萬記得吃飯前後,得用肥皂洗手,「禁止用酒精洗手」,酒精殺不死諾羅病毒!
食物中毒的症狀,通常較嚴重度,但仍主要視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中毒原因及毒素的攝取量而定;若個人抵抗差,症狀可能就會比較嚴重。你下次如果出現吃壞肚子的症狀,不妨仔細觀察自己的症狀,並根據上述的差別來判斷自己是食物中毒還是急性腸胃炎。如果是食物中毒,請務必立即就醫!
參考資料
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816&r=1457069185
https://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2106
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3137&r=1232031945
※本文出自重症醫療専科:黃軒醫師,醫學博士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