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可說是萬病之源,為了避免提高罹病風險,有愈來愈多人開始有了運動的習慣,而規律運動除了能強健體魄、減緩憂鬱情緒外,還可促進心血管與呼吸功能,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死亡率。來自丹麥哥本哈根的研究結果指出,運動確實有助延長壽命,而不同的運動能增加的壽命長短也不盡相同,其中又以網球居冠,預估可讓人多活9.7年,但仍需注意,即便有規律運動的好習慣,長期久坐還是會讓運動所帶來的益處消失殆盡。
打網球、慢跑都有效!研究發現這8款運動有助延長壽命
多項研究結果都指出,身體活躍能對人體帶來益處,甚至還能延長壽命,哥本哈根城市心臟研究(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 CCHS)將8577名參與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長達25年的隨訪調查,最後,研究結果發現,進行以下8種運動對於延長壽命特別有幫助,最多可增加9.7歲:
▸網球:增加9.7年。
▸羽球:增加6.2年。
▸足球:增加4.7年。
▸騎自行車:增加3.7年。
▸游泳:增加3.4年。
▸慢跑:增加3.2年。
▸健身操:增加3.1年。
▸上健身房:增加1.5年。
每天運動30分鐘可能不夠!想要降低死亡率有1前提
運動對於降低心血管疾病具有相當大的助益,若能規律從事上述的運動,效果便會更為顯著,國民健康署建議,每人每天應運動至少30分鐘,即便是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也會與1次做完一樣,不過,每次至少應連續10分鐘為佳,如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拆成2次15分鐘,或者3次10分鐘完成。
不僅如此,1項國外研究也發現,每天從事中強度運動30分鐘,確實能降低80%的死亡率,但前提是每日久坐的時間應低於7小時,若一整天坐著的時間長達11至12小時,即使進行30分鐘的中度運動,死亡率仍與沒運動的人相同。
研究人員強調,此項研究結果並非表示,每天從事30分鐘中強度運動沒任何益處,而是提醒大家,如果想對抗久坐所帶來的傷害,運動就不該像是代辦事項一樣,以為每天只要進行30分鐘就可以盡情休息。
此外,研究人員根據分析結果得出,坐下休息與中度運動的比例應為1:3,也就是每坐1小時,即應起來進行3分鐘中度至費力運動(或12分鐘的輕度身體活動),才是改善健康和減少死亡風險的最佳選擇。
資料來源:
2.Different physical activity “cocktails” have similar health benefits,UAB News,2021年5月20日。
(NOW健康 編譯組 綜合外電報導;本文轉載自NOW健康網站)
專欄簡介: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