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巴拉圭肉品近年大量輸台,根據關務署資料統計,今年1到4月進口豬肉及其他可食部位進口重量為3萬5620公噸,較去年同期略增515公噸,但巴拉圭豬肉卻從72公噸增至2372噸,同期進口量大增近33倍。農業部表示,今年大量進口可能是去年西班牙、丹麥等進口豬肉價格大漲,導致貿易商轉向巴拉圭增加進口數量。
台灣和巴拉圭兩國於2018年簽署「台巴經濟合作協定」(ECA)後享有零關稅優惠,巴拉圭豬肉與去年同期相比,從72公噸增至2372噸,然而早在去年台灣便以成為巴國第一大豬肉出口國,有農民擔憂巴拉圭豬肉大舉輸台,台灣農業恐成「被進攻型農業」。
農業部表示,巴拉圭豬肉均由貿易商進口,今年大量進口的原因,可能是去年西班牙及丹麥等國進口豬肉價格大漲,導致貿易商轉向巴拉圭增加進口數量,減少西班牙及丹麥等國的進口數量,對於國產豬肉市場,不致有太大影響。
上週宣布完新任閣員名單後,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便南下拜會養豬產業團體,與全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副理事長等人舉辦座談會,其中團體就要求農業部及衛福部共同確實掌握進口豬肉數量及正反向追溯的流向管理機制。
此外,須明確標示產地嚴格管控,杜絕加工品混充,並持續增強邊境及航空包裹查緝工作,並依進口數量機動調整提高抽驗比例。
陳駿季回應時承諾,農業部絕對確實掌握進口豬肉數量及正反向追溯的流向管理機制,並嚴格查驗明確標示產地。
另外,中央畜產會於本月22日公開標售2024年進口豬肉外箱不完整品,數量總計5.2公噸,國家以西班牙和丹麥為主,效期最短約半年,最長約10個月。
有豬農說,今年西班牙和丹麥豬肉外箱破損率這麼高且即期,去年是各個季節專案豬肉釋出,且價格低於市場行情,中央畜產會每次壓制豬價都「很有創意」。
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李宜謙說明,進口肉品都必須開箱抽驗,抽出2-3包送驗後,拆開後的不完整外箱會招標出去,剩下完整包裝的會另外招標,這樣的招標在過去都有在執行,與平抑國內豬價並沒有關係,肉品價格還是取決於肉品市場的到貨量。
圖/去年1到4月巴拉圭豬肉進口量約72公噸,今年同期增至2372噸,同期進口量大增33倍。取自豬肉儀表板統計,聯合新聞網提供
圖/去年1到4月巴拉圭豬肉進口量約72公噸,今年同期增至2372噸,同期進口量大增33倍。取自農業部統計,聯合新聞網提供
延伸閱讀
又轉彎!10項微罪不開放檢舉 5情況又可以最快6月上路
鐵飯碗失靈?公職爆出走潮 現任公務員揭「殘酷內幕」:真的不意外
角頭老大vs. 8+9格局差很大!她曝父看診經驗 網驚:像電視劇
本文轉載自2024.04.29「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