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風暴頻傳,繼八方雲集、寶林茶室食安問題後,高雄漢來海港巨蛋店也發生消費者用餐後腹瀉,就醫通報人數逾50人。雖然結果尚未查明,但已造成民眾人心惶惶,究竟我們在選擇食材或是在外用餐,可以用什麼方式避免踩到食安地雷?自煮最安心,但要怎麼煮才能維護自身健康,也能使孩子健康的成長?台灣永續食材發展協會共同發起人番紅花老師接受《遠見 ON AIR》專訪,分享她身為飲食專家的經歷以及建議。
最近食安問題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無論是來自國內或國外,似乎都讓人覺得無所遁形。雖然台灣的農林畜牧業生產了大量的食材,整體上看來飲食安全性良好,但食安問題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尤其在無法在家中烹飪時,我們在外用餐該如何選擇安全的食物,如果自己下廚,又應該如何挑選優質的食材,都是一大學問。
解決外食健康疑慮:監督商家、挑選綠色餐廳
番紅花老師分享,為了避免遇到食安問題,在外就餐或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關注相關的新聞報導。當有不肖商家為了謀取更高的利潤而對食材進行篡改時,如果沒有媒體的深入報導和消費者的積極回應,這些問題很可能被掩蓋過去。一旦發現有問題的食品,我們應確認事實的真假,並轉貼相關新聞,讓更多人了解問題的嚴重性。
番紅花老師提醒,除了監督商家外,我們也應避免被餐廳的高級程度或知名品牌所迷惑。就算是歷史悠久、價格昂貴的餐廳,也有可能使用過期食材。相反地,許多綠色餐廳或小農市集致力於提供當地、當季的天然食材,不僅安全可靠,還營養豐富。
番紅花老師建議,民眾可以上網搜尋一些綠色餐廳的名單,查看綠色餐飲指南或尋找由政府環保署或農業部所認證的餐廳。即便沒有正式證書,我們也可以觀察餐廳的整體環境、服務生對食材的介紹以及菜單的設計,從中判斷餐廳對食安的重視程度。此外,參加食農教育的活動不僅可以瞭解食物的產地和生產過程,還能建立對食物的信心。
圖/番紅花老師參訪桃園大溪好時節休閒農場。取自番紅花老師臉書
自己動手煮,親手掌控食物安全
除了外食之外,番紅花老師也鼓勵大家盡量居家自煮,自己下廚。首先可以多關注在地的小農、漁會,就近採購當季的天然食材,不論是透過直接聯繫、宅配,或是到傳統市集採買,都能物超所值且保證新鮮安全。另外,原型食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像是青菜、豆干、蛋類等,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難以被添加其他不良物質。
自己動手煮是最能掌控食物安全的方式。雖然一開始可能會有些麻煩,但久了之後就會熟練,我們可以挑選一些簡單又營養的食譜開始,像是各式湯品、滷味或蔬食料理,逐漸培養對下廚的喜愛和信心。
圖/雖然都是平凡的家常菜,但是一切食材來自於農場和新鮮手摘,做起來很有成就感!取自番紅花老師臉書
自煮掌握孩子飲食健康、發展生活技能,一舉兩得
居家自煮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大的幫助。番紅花老師分享,儘管當時是職業婦女,她仍堅持每週至少一天為女兒們準備一肉、一菜、一蛋的營養便當。最初僅是想給孩子們更多的母愛和足夠的營養,沒想到這成為了母女間獨特的情誼。即便女兒們長大出社會後,依舊會詢問便當的口感,希望能享受最美味的一餐。然而,考慮到孩子的社交生活,與他們討論是否想要帶便當,並了解他們的想法後再行動才是最佳方式。
除了營造親子時光外,老師還指出,居家自煮對孩子的自信心培養極有幫助。現代教育常忽略了生活技能的重要性,專注於考試成績和課外活動。讓孩子參與烹飪,完成一道料理並受到讚美,對他們來說是無價的成就感。這樣的經驗有助於他們建立自信,探索更多可能性。
不管是自己還是家人的飲食,愈早培養居家自煮的習慣愈好。這不僅是溫馨的親子時光,還能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和自信,並讓他們意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走向健康可持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