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花蓮大地震後,陸續發生多次規模6以上的餘震,民眾在家可以遵守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但如果在電梯裡面該怎麼辦?想要強化電梯安全性又該怎麼做?地震感知器有用嗎?
4月3日,花蓮一場大地震,許多人餘悸猶存,而且地震發生在早上,已經有人出門上班,結果卡在電梯裡。電梯大廠崇友(4506)隔天公告,全台4萬3千多台合約保養中的電梯,有3262起故障通報,還有178起關人事件,崇友總共出動600人次搶修,第一時間救出所有受困民眾。
崇友表示,截至4月30日,電梯修復率已近100%,僅剩零星案件因損壞太嚴重,得耗時處理。不過,地震時如果在電梯裡面,該怎麼面對呢?崇友5月2日和大家說分明。
圖/崇友總經理游本立(左)、協理吳永春(右)2日說明全台電梯災損,並呼籲加裝地震感知器。郭逸攝
搭電梯碰到地震,不要慌張、勿開電梯門
崇友呼籲,地震發生時,民眾若正在搭電梯,切勿慌張,新型電梯以電腦控制,小地震會在最近樓層停靠,讓乘客趕緊逃生,大地震則立刻停止運轉;老舊電梯即使故障,應透過通訊系統對外求救,並在電梯耐心等待,電梯裡或許比較悶熱,但還不會窒息,崇友總經理游本立笑稱:「我自己也被關過兩次啊!不會缺氧,不會啦!」。
但有一要事,游本立提醒,民眾如果不慎被關在電梯裡,絕對不要自行掰開電梯門,因為電梯是特種設備,意即「危險設備」,所有維保人員都要取得技術證照,就連消防人員也不會開門,他時常聽聞非專業人員打開電梯門,結果掉落電梯通道傷亡的案件,所以民眾應該留在梯廂,且餘震頻繁時期,也要避免搭乘電梯,改走樓梯。
崇友協理吳永春分析此次崇友客戶的災損,全台所有通報案件,以北北基桃的2041台故障電梯最多,佔全台六成以上,例如脫軌、梯廂軌道鋼索扭曲、梯廂跟軌道互相干涉碰撞,所以維修人員抵達現場後,緊急恢復地震檢知、低速檢測與故障調閱檢測,電梯才能恢復運行。
強化電梯安全性,呼籲加裝地震感知器
無論新建物或舊大樓,都應重視六大電梯抗震係數的設計,崇友更建議加裝地震感知器,吳永春以台北101安裝的61台電梯為例,全數裝設地震感知器,在0403地震發生時,皆啟動地震管制運轉,自動停機待檢,維修人員17小時內完全恢復所有電梯運行。
除了地震感知器,電梯也可增設調速機鋼索或活動電纜防止的「勾絆裝置」,或是預防主機或控制櫃傾倒、脫軌、跳脫的設定,強化電梯的安全性。
不過,崇友總經理游本立強調,並非加裝地震儀或相關強化裝置就能一勞永逸,崇友在電梯研發設計時,就加強運轉強度與結構,從源頭注重安全才是根本的作法。
圖/崇友協理吳永春建議電梯加裝地震感知器,而地震感知器已是崇友「堅尼西斯」系列電梯的標準配備。郭逸攝
另一家電梯製造商永佳捷也強調地震感知器的重要性,總經理蔡定憲上月30日接受新店的社區表揚大會時宣布,客戶安裝新電梯和更換控制系統時,地震感知器將列為標準配備贈送給客戶。
蔡定憲說,0403大地震時電梯故障,使得新店社區有高齡90歲的老爺爺以及行動不便的住戶無法出門,所幸永佳捷2天內就完成修復。
據了解,日本早已將地震感知器列入法規,成為電梯的標準配備,蔡定憲也呼籲政府比照日本,要求業者將地震感知器列為「義務設備」,並編列預算補助老舊社區安裝,維護民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