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211餐盤超夯!它和168斷食、1014斷食等數字減肥法差在哪? | 健康遠見
瘦身

211餐盤超夯!它和168斷食、1014斷食等數字減肥法差在哪?

211餐盤超夯!它和168斷食、1014斷食等數字減肥法差在哪? 211餐盤超夯!它和168斷食、1014斷食等數字減肥法差在哪?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編按:自古以來,減重怎麼吃始終是民眾的熱門話題。繼盛行多年的168斷食、1014斷食等間歇性飲食後,近年來台灣更吹起一股「211餐盤減肥法」旋風,因蔬菜、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份量計算上相對容易,被不少人視為增肌瘦身的好方法。但究竟在專業減重醫師、營養師眼中,哪一種最適合普羅大眾?

瘦身始終是熱門話題,「數字減重法」更百花齊放,包括211餐盤法,以及168、186、1014、204間歇飲食等,究竟哪招管用,還能瘦得健康,各有見解。不過,在專業減重醫師、營養師眼中,仍有最大公約數,適合普羅大眾;另外,嘴巴動不停又想瘦下來的族群,若想達標,又能考量採納哪種方式突圍?

211餐盤法源自參考哈佛大學的「健康飲食餐盤」概念,將餐盤一分為四,其中一半比例為蔬菜、1/4比例蛋白質,以及1/4比例碳水化合物,在台經轉化更利於記憶的211餐盤法。

越功能醫學診所院長陳君琳指出,211餐盤法講究均衡飲食、飲食品質,且因有份量準則可循,適合普遍民眾使用。此外,若計畫增肌,碳水比例可適度減少,挪至增添蛋白質,並視情況調控變化

現代人普遍難以達成飲食均衡,對於營養如何達標,陳君琳說,若力求精確是以「克數」計算,如每日蛋白質理想攝取量,一般人為體重乘以1.2至1.5克;而最易忽略的膳食纖維,普遍來源包括五穀雜糧、蔬果等,每日建議攝取量要達25克。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10月發布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手冊」,強調「均衡飲食」涵蓋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 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藉由211餐盤法,可引導現代人留意正餐要營養均衡。Unsplash by Anna Pelzer圖/藉由211餐盤法,可引導現代人留意正餐要營養均衡。Unsplash by Anna Pelzer

然而,現代人生活忙碌,其實不知有無攝取足夠營養,資深營養師陳柏方表示,藉由211餐盤法,可引導正餐要營養均衡,且在國健署提出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已佔三種,油脂與堅果類可藉食物烹飪中攝取,剩下的水果、乳製品類別則可在飯後或當點心食用。

事實上,211餐盤法在台灣流行一段時間,因類似採「圖像法」概念,在一個實體盤子內,將蔬菜、蛋白質與澱粉,分別按2比1比1的佔比畫分,易懂且方便民眾執行,並廣泛適用各年齡層,不論對講究健康飲食、控制體重,以及有意增肌的民眾,都便於彈性微調。

研究:168間歇飲食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率

至於168間歇飲食法,陳君琳表示,主要是為了因應隨時想吃的慣性,而是否需要限制在8小時內進食、16小時禁食,見仁見智。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HA)的研究,168間歇飲食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引發討論;不論是否如此,168間歇飲食一天當中吃兩餐,是否能攝取足夠營養,就要多費心。

「在間歇飲食法中,1014更適合多數人!」陳君琳說,10小時進食、14小時禁食,如於上午8時吃第一餐,中午吃午餐,晚上6時前吃完晚餐,會更貼近一般人作息。

168間歇飲食不是不行,只是可能更適合「嘴巴寂寞」的人,認為自己有8小時可進食。陳柏方表示,168間歇飲食幾乎要犧牲早餐,不適合一早要用腦力、大量勞動力工作的民眾;對食量小的人來說,易忽略攝取營養是否足夠,可能最後瘦了,肌肉量也流失;尤其,患有慢性病長者不利拿捏,若早上空腹到外運動,一旦血糖太低也有疑慮。

整體而言,不論是211餐盤法、1014間歇飲食,普遍適合所有民眾;不過,這些數字就是通則,方便記憶,飲食比例、品質也是關鍵。

Tips:有減肥需求的民眾,如在飲食調整及運動、改變生活型態下仍無法達到目標體重,建議進一步積極尋求專業醫師、營養師協助,諮詢專家意見,找出適合自身的瘦身方式,重拾健康體態。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