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腹脹怎麼辦?醫破解脹氣原因,4跡象恐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作祟 | 健康遠見
疾病

腹脹怎麼辦?醫破解脹氣原因,4跡象恐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作祟

腹脹怎麼辦?醫破解脹氣原因,4跡象恐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作祟 腹脹怎麼辦?醫破解脹氣原因,4跡象恐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作祟。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餐後脹氣是現代人普遍的身體毛病,接手家族企業的高小姐卻發現近1、2個月連空腹都脹氣,醫師提醒,若吃飽、空腹都脹氣,持續7、8個小時無法緩解,可能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

小腸菌叢過度增生症狀有哪些?醫揭4潛在誘發原因

正常腸胃蠕動功能,食物順利消化,進入大腸才會產生氣體,再以放屁將氣體排出體外。「小腸菌叢過度增生」簡稱為SIBO,脹氣是SIBO的主要症狀,因消化不良或腸胃蠕動功能不佳,導致食物未完全消化,囤積小腸產生氣體,出現脹氣、腹脹不舒服。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透過新聞稿提出4個需留意跡象:

第1個跡象是「胃酸酵素不足」,食物未被充分消化,促使細菌進入小腸繁衍生長,就可能引發SIBO;

第2個是「蠕動不良」,食物及液體停留腸道可能造成細菌生長,或小腸細菌無法清除,恐加劇SIBO情況。

第3個為「藥物及免疫力不佳」,顏佐樺解釋長期使用制酸劑、慢性疾病用藥可能影響胃酸、膽汁、酵素分泌,免疫力下降,易使腸道受感染,都可能導致SIBO;

第4個是「 喜愛吃精緻糖、易脹氣食物」,可能導致腸道產生過多氣體,提供細菌生長環境,增加SIBO風險。

適量攝取酸性食物,如蘋果醋等也有助刺激胃酸分泌,促進上消化道消化。Unsplash by Pesce Huang圖/適量攝取酸性食物,如蘋果醋等也有助刺激胃酸分泌,促進上消化道消化。Unsplash by Pesce Huang

腸道環境的保健,可從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做起,顏佐樺提醒,平時應細嚼慢嚥、飯水分離,有助提高食物在口腔和胃部消化效率,促進上消化道消化,可適量攝取酸性食物,消化不良可搭配一點酸性食物,如蘋果醋,刺激胃酸分泌,或在醫師及營養師建議下,食用消化酵素保健品。

另外,顏佐樺說,可適時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如木耳飲,但要避免食用過多精緻加工及易脹氣食物,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保持腸道健康,同時應避免含有較高纖維的蔬菜,如蘆筍、豌豆、洋蔥、韭菜等,以及難消化碳水化合物等

醫學定義3天1次為正常排便狀況,但每天排便才是健康指標

醫師建議養成每日排便習慣,醫學定義3天1次排便為正常排便狀況,但每天排便才是健康指標。顏佐樺呼籲民眾釋放壓力、避免久坐,站立半小時或進行適當運動有助於促進消化。行動不便人士則可透過腹部按摩達到效果。

本文轉載自2024.05.21「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