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愛吃生魚片、生蠔等海鮮?一文看懂腸炎弧菌症狀,3預防方法 | 健康遠見
食安

愛吃生魚片、生蠔等海鮮?一文看懂腸炎弧菌症狀,3預防方法

愛吃生魚片、生蠔等海鮮?一文看懂腸炎弧菌症狀,3預防方法 愛吃生魚片、干貝、生蠔等海鮮?一文看懂腸炎弧菌症狀,3預防方法。freepik by lifeforstock

編按:對很多熱愛美食的老饕而言,大啖生魚片、干貝、海膽、生蠔、生蚵…等生食海鮮是人生一大樂事。但要提醒的是,若生鮮魚貝類料理不當,食用後恐有不慎感染腸炎弧菌的可能,呼籲民眾務必多加留意餐廳環境衛生,若是自行烹調更要謹記3預防方法。

藏在海鮮裡的危機!認識腸炎弧菌

在台灣的食品中毒案件中,屬腸炎弧菌造成的佔有一定比例,是常見的細菌性食品中毒!究竟,腸炎弧菌是何方神聖?該如何預防?就讓食藥署來為您解密。

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主要生長於溫暖的海域,多分布於近海或出海口水域,尤其在底泥、懸浮物、浮游生物及魚貝類中。因此,若生鮮魚貝類帶有此菌,可能會透過菜刀、砧板、抹布或容器具等,或是手部未保持清潔而造成交叉汙染,引起食品中毒。

腸炎弧菌在30℃至37℃時繁殖速度快,約15分鐘內可增加1倍的數量。因此,食品只要經少量的腸炎弧菌汙染,短時間即可達到致病菌量。常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發冷與發燒等,潛伏期約4至90小時,輕微者可於數天後自行痊癒,死亡率約0.1%。

(延伸閱讀:糖尿病、慢性肝病者等4類人生吃海鮮要小心,感染海洋弧菌嚴重恐致命

預防三原則—清潔、加熱、冷藏

腸炎弧菌在淡水中不易存活,因此,生鮮魚貝類可使用大量自來水清洗去除此菌。腸炎弧菌對低溫敏感,在10℃以下,不但不生長且易致死,因此可用低溫冷藏抑制其繁殖;此菌亦不耐熱,在60℃下加熱15分鐘即易被殺滅,故在食用前充分加熱煮熟是最好的預防方法,並儘量避免生食。在保存上,若生鮮食品與熟食同存放冰箱中,熟食應覆蓋完整並置於上層,以免受生鮮食品的汙染。

預防腸炎弧菌料理方式
清潔使用大量的清水沖洗
加熱
在60℃下加熱15分鐘
冷藏10℃以下低溫冷藏抑制其繁殖

預防腸炎弧菌食品中毒,應遵守「清潔、加熱、冷藏」3大原則。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圖/預防腸炎弧菌食品中毒,應遵守「清潔、加熱、冷藏」3大原則。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食藥署提醒您,預防腸炎弧菌食品中毒,應遵守「清潔、加熱、冷藏」三大原則,才能讓您在大啖海鮮之餘,吃得安心又放心。

(本文轉載自2024.05.17「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74期,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