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搬重物、重訓後腹壁疼痛、下腹恥骨疼痛、鈍痛,即使局部施予輕輕按壓,也可能引起觸痛,做彎腰、側彎動作時症狀更嚴重,甚至難以站直?小心可能是「腹壁肌腱炎」上身!人們在活動、運動會大量運用到腹肌,舉凡身體扭動、彎腰、挺腰都需要腹肌的工作或協調,所以腹肌也是容易受傷的位置。究竟腹肌痛怎麼辦?如何改善、治療?醫師一文解答。
王先生,42歲,在果菜市場上班,平時的班表都在清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百工百業復甦,市場交易量暴增,最近的接單運送量大增,一大早就得從家騎著摩托車到市場上班。最近雨季來臨,好幾天都飄著細雨,王先生頂著風雨上班,不小心得了感冒,全身疲憊,但他還是不怕冷風冷雨,趕去上工。由於地面濕滑,他在拉著兩箱高麗菜要放在菜架上時,一不留神打滑一下,雖然穩住身子並沒有跌跤,但覺得下腹恥骨上方傳來一陣劇痛,休息一下後稍見改善,王先生又趕忙去工作。
回家後痠痛一直持續,在彎腰時更嚴重,也不能完全站直,騎摩托車時讓他感到非常不適,更不能用力去拉動菜箱;在骨科門診就診,經檢查和影像評估後,初步判斷為腹直肌的肌腱炎,建議他先請假、休息,並服用止痛藥物,接受物理治療和穿護腰,目前情況改善,仍持續接受治療中。
腹肌肌肉群包括腹直肌和腹斜肌
腹肌肌肉群位於人體的前腹壁,發生疾病時會引起腹壁疼痛,較下方的部位則可能引起腹股溝部位痠痛。腹肌肌肉群,包括腹直肌和腹斜肌,主要功能為彎腰、抬腿和保護腹部內臟。
肌直肌肌腱炎
許多參加重訓的朋友都明白,腹直肌就是俗稱的「六塊肌」,位於腹壁正中,腹直肌附著恥骨。參加重訓課程時,初學者在訓練腹直肌的肌力,或舉太重的重物時,都可能使腹直肌和肌腱承受過大壓力,引起微小撕裂、損傷、肌腱炎,常會引起恥骨上方的痠痛,有時痠痛會向上傳到腹壁,或向下傳到大腿內側和腹股溝部位。
除了重訓的仰臥起坐之外,田徑、跑步、足球、曲棍球、游泳也可能引起肌直肌的肌腱炎。另一原因為工作荷重和分娩,孕婦和產婦在懷孕期間,腹腔和骨盆腔被胎先所撐大,使腹直肌變長變薄,減少肌力,也是常會發生肌腱炎的高風險族群。
圖/治療腹壁肌群的肌腱炎時,原則上應建議病人避免繼續做加重症狀的動作。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腹斜肌肌腱炎
與腹直肌相關的腹壁肌肉為腹斜肌,位於腹部的兩側,負責轉身和側彎,腹斜肌發生損傷或過度活動,也會引起肌腱炎,使病人覺得側腰部位痠痛。
腹斜肌的範圍從腰部後側一直到腹壁側面,因此痠痛的位置可能會傳到腰部後外側,或傳到腹壁側面,可能發生鈍痛或劇痛、腫脹、不敢做側彎動作,即使局部施予輕輕按壓,也可能引起觸痛。像王先生在感冒期間,肌肉疼痛的情況下,勉強工作,可能會導致肌肉的過度負擔,引起肌肉或肌腱的損傷,應多注意。
腹壁肌群肌腱炎治療應避免加重症狀動作
治療腹壁肌群的肌腱炎時,原則上應建議病人避免繼續做加重症狀的動作,並應適當休息、冷敷、調整姿勢、減少訓練強度、服用止痛藥、和物理治療等,經過適當的治療,通常可得到良好復原。
尤其像王先生在急性期間,應避免使力過度、反覆使用、繼續做轉身和側彎的動作,必要時可穿用護腰,以促進恢復。等到症狀改善後,安排適當的物理治療和核心肌力訓練,可改善症狀和功能,通常只有在很少情況下,才需施行手術修復肌腱。
(本文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