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衝擊,據國衛院按升溫情境調查推估,登革熱病媒蚊分布可能往北擴散,跨越北回歸線。在台灣,登革熱吹起「北漂」前奏曲;去年全球爆發登革熱大流行,各國「蚊」之色變。公衛專家示警,病媒蚊傳播增加與極端氣候密不可分,連俄烏戰爭也是其中禍首;疫後國際繁忙交流,傳染病威脅勢必加劇。登革熱重症不容小覷,感染登革熱症狀有哪些?別幫蚊子養孩子,有何防蚊秘訣?
登革熱傳染途徑為病媒蚊,不會人傳人
每當登革熱疫情現蹤,就有不少民眾擔憂「小黑蚊」是否會傳播;其實,小黑蚊並非蚊子,正式學名為台灣鋏蠓,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小黑蚊會傳播任何疾病。
據衛福部說明登革熱專文指出,登革熱是經由病媒蚊叮咬人傳播,不會由人直接傳染他人,主要傳播病媒蚊為埃及斑紋、白線斑蚊。
登革熱病毒分為四種血清型別,每一型都具感染致病能力。若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登革病毒,會對其具終身免疫。不過,仍可能感染其他血清型別病毒,若先後感染不同型別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重症;若未及時就醫治療,死亡率可達20%以上。
至於登革熱感染症狀,從輕微或不明顯症狀,到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的典型登革熱,或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等徵象,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器官損傷重症。
登革熱與屈公病皆為經病媒蚊叮咬而感染,部分症狀相似,但兩者其實不同。衛福部指出,相似症狀包括發燒、頭痛、疲勞、噁心、嘔吐、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不同之處在於,有些屈公病個案,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周或數月,典型登革熱則不會出現長期關節痛。
圖/台灣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為登革熱流行高風險地區。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全球登革熱好發地區,主要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分布國家;然而,隨著全球化發展,各國流通往返趨於頻繁,1980年代之後,登革熱也開始向各國蔓延,成為傷腦筋的公衛問題。
尤其,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環境偏溼熱,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為登革熱流行高風險地區。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頻繁,登革熱疫情傳播,恐將成嚴峻問題。
全球暖化病蟲傳播風險增,坐大病媒溫床版圖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指出,全球氣溫攀升,加上國際交流日趨密集,已然改變病媒分布,如登革熱、瘧疾、茲卡病毒等蟲媒疾病傳播,勢必增加。
此外,隨著都市化高度發展,森林濫伐濫砍、濕度過度開發,改變植物生態,也將影響全球氣候變化,以及俄烏戰爭開打後,再加劇氣候惡化,令人深感憂心。
氣候變遷影響蟲媒分布,陳秀熙說,過去病媒蚊通常通常都生存在赤道、亞熱帶地區,但全球暖化擴大蟲媒分布,疾病傳播爆發流行風險增加,「和極端氣候有絕對關係」,去年全球登革熱疫情升溫後,高溫地區首當其衝,如阿根廷確診激增。另外,如南歐、東歐、德國、荷蘭、比利時、英國等,連這些較冷的國家,都出現病媒蚊案例。
陳秀熙示警,當氣溫改變病媒棲地,影響病媒存活率、繁殖速度;在高溫地區,人與蚊蟲疾病傳播速度會增加,本來很難生存於偏冷的地區,都可能成為病媒溫床。
醫師許辰陽指出,援引針對環境監測的科學研究調查,高溫每增一度,登革熱傳播風險就會增加,其中流行區域平均增加風險13%、熱帶季雨地區29%,而如台灣所處的亞熱帶潮濕地區則增加20%。
(延伸閱讀:蚊子咬當心感染日本腦炎!台灣今年首現死亡個案,高雄男發病9天過世症狀曝光)
圖/戶外防蚊建議於外出時使用經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防蚊藥劑。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登革熱典型症狀:發燒、痠痛、紅疹
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表示,台灣南部是登革熱流行熱區,由於過去北部案例較少,坊間有玩笑稱「北部醫師比較不會診斷登革熱」。2015年期間,登革熱疫情也掀起一高峰,直至去年又再掀流行,預估今年即將邁入夏季將會延續。
他說,預防登革熱,涉及控制病媒蚊環境公衛問題,落實「巡、倒、清、刷」,配合防疫相關單位清除積水容器、疫情調查、緊急噴藥等防治措施,降低感染威脅。
康宏銘指出,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斷骨熱」, 除了發燒、頭痛等外,全身痠痛也是其中典型症狀,且持續高燒後,可能出現皮膚紅疹。若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旅遊史、接觸史,以利診斷、治療及通報。
定期清除孳生源、使用核可防蚊藥劑
登革熱日漸猖獗,部分國家展開接種疫苗計畫,台灣則尚未核准上市。衛福部提醒,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建議民眾加強自身防蚊措施,積極清除積水容器,杜絕病媒蚊孳生,才是根本之道。
預防登革熱,據衛福部指引,居家預防要清除孳生源,包括清除不需要容器、每周清洗盛水容器、定期清理陰暗處、地下室、屋簷排水槽或水溝,以及裝設紗門紗窗,有破損要修補,並減少開關門次數。
戶外防蚊方面,外出時,在身體裸露處或衣物上,使用經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防蚊藥劑。此外,若出國或至登革熱流行地區時,選擇裝有紗窗、紗門或空調設備住所;戶外活動著淺色長袖衣褲,以及使用核可防蚊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