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許多人會為了兼顧健康,在日常飲食之餘,經常還會挑選不同的「保健食品」,來補充各種不同的能量與營養素—這些包裝精美的產品往往會標榜低糖、高纖、植物性或有機等,似乎處處暗示著健康。然而,營養師呼籲,「這些食物有時可能沒有你預期的那麼營養,而且大多數都還是超加工食品。」
在日常飲食上,人們經常會吃各種不同的看似健康的食品,但營養師解釋,其實這些「保健食品」沒有你想像中健康。
在生活上,人們除了基本的日常飲食之外,許多人會為了兼顧健康,經常還挑選不同的「保健食品」來補充各種不同的能量——這些包裝精美的產品往往會標榜低糖、高纖、植物性或有機等,似乎處處暗示著健康。然而,營養師表示,這些食物有時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營養。
「許多包裝上的術語給了這些保健食品一些營養的光環,但當你仔細看成份表和營養標示時,可能會發現它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營養師就說,「這些食物可能沒有你預期的那麼營養,而且大多數都還是超加工食品。」
圖/舉例來說,無糖糖果可能真的不含糖,但它也不含任何有益的營養成分。Unsplash by Elsa Olofsson
舉例來說,無糖糖果可能真的不含糖,但它也不含任何有益的營養成分,甚至可能富含飽和脂肪、鈉和過量的熱量;而超加工食品意味著包含防腐劑、人工色素和添加劑等成分,這些對人體都有害。
研究顯示,美國(USA)人每天攝取的熱量中,60%都來自於超加工食品,這些商品和數十種健康問題有直接關係,像是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心理健康狀況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雖然市面上,很多食品本來就不見得健康,但如果明明那些不健康卻被包裝成健康產品時,消費者可能就要特別注意。
以下是一些常「誤會」的食品:
圖/坊間不少食品製造商為了讓燕麥棒更好吃,會添加大量的糖來調味,加上使用精緻穀物,並經過油炸程序烹調,熱量往往也非常高。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1、燕麥棒
一直以來,燕麥棒都被許多人視為保健食品,因為它們與全穀物、堅果和果乾有關,但營養師強調,食品製造商為了讓燕麥棒更好吃,因此會添加大量的糖來調味,加上穀物是精緻穀物,並經過油炸的程序,且添加香料和色素。
因此,燕麥棒的熱量往往非常的高,但蛋白質和纖維的含量卻很低,所以能讓人長時間保持飽足感,這也是許多廠商標榜燕麥棒單吃可以果腹的關鍵。
專家建議,如果真的要吃燕麥棒,可以選擇含糖量最低、纖維量最高的產品,當然盡可能的話,吃未調味的堅果是個更好的選擇。
圖/許多調味優格都含有大量的糖、人工甜味劑、人工香料及添加物。Unsplash by Bakd&Raw by Karolin Baitinger
2、調味優格
一直以來,優格就被吹捧為高蛋白、低熱量的選擇,也是許多人在減肥時的首選,不過營養師強調,許多調味優格都含有大量的糖、人工甜味劑和人工香料,這些讓優格口感更好的添加物,其實並不健康,特別是含糖量真的太高了。
因此,如果要吃優格,最好的選擇就是無糖、無添加的原味優格,雖然這類優格可能並不好吃,甚至還有一點酸,但這其實才是優格真正的味道。
圖/不少市售熟食肉,含鈉量都非常高。Pexels by Loren Castillo
3、熟食肉
所謂的熟食肉,指的是那些在超商、超市販賣,已經烹調成熟可直接食用的肉類,像是雞胸肉。許多消費者在減肥時,會選擇這類的商品補充蛋白質,在熱量盡可能降到最低的狀況下,達到減肥的效果。
不過實際上,這些食品含鈉量非常高,甚至還可能超過蛋白質的含量,並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致癌物,雖然看似熱量很低,但這些加工調味的肉類基本上並不健康。
營養師建議,在吃肉時,最好選擇新鮮烹調、未加工的肉類或冷藏、冷凍肉品,這些商品不會經過大量醃製的過程,自己料理也更加健康。
圖/營養師說,蔬菜粉大多只是點綴用的,實際上能從蔬菜粉吃到的纖維少之又少。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4、蔬菜粉
蔬菜粉是一種標榜天然有機的超級食物,它以各種纖維的植物萃取而成,包含菠菜、花椰菜、大麥草、甘藍、球藻等研磨製成,一些食品也會撒上蔬菜粉,主打美味和健康。
不過營養師說,因為蔬菜粉大多只是點綴用的,實際上能從蔬菜粉吃到的纖維,真的是少之又少,加上一些蔬菜粉製成的零食也含有鹽和糖,因此真正要攝取纖維的方式,還是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最重要。
圖/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是豬油的2倍。freepik by jcomp
5、椰子油
椰子油對許多的家庭主婦來說,是個家庭常備的油品,它是種天然的植物油,但實際上,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是豬油的兩倍,長期食用會增加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過量食用會導致膽固醇上升,這些膽固醇會在血管壁沈積,不利於心臟健康。
而最好的油品,是橄欖油、葵花油和酪梨油等,因為它們主要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而椰子油的飽和脂肪酸高達80%,是所有油類中最高的。
圖/如果你的果汁不是自己新鮮現打,而是在超商購買果汁的話,它其實就不那麼健康了。Pexels by Polina Tankilevitch
6、果汁
雖然基本上,果汁一直都代表健康的飲品,但如果你的果汁不是自己新鮮現打,而是在超商購買果汁的話,它其實就不那麼健康了。
營養師表示,超商所販賣的果汁,為了口味與品質的一致性,它們都含有大量的糖和食品添加劑,像是一杯市售柳橙汁的含糖量約8公克、蘋果汁的含糖量約10公克,但每日含糖的建議攝取量,男性是每天不超過9公克、女性每天不超過6公克。
如果真的想喝果汁,除了自己現打以外(最好是不要加糖),在購買時也應該先確認果汁的成分,這樣會比較健康。
圖/食品製造商為了讓植物肉更好吃,會使用大量的添加物塑造和真實肉類一樣的口感。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7、植物性肉類
對不少素食主義者來說,減少肉類的攝取不只有助於地球的永續,對健康也有幫助,也有人會以植物性肉品來替代肉類來食用。
不過實際上,植物肉替代品基本上含有過量的鹽、糖和脂肪,有些甚至還屬於超加工食品,因為食品製造商為了讓食物更好吃,會使用大量的添加物塑造和真實肉類一樣的口感。
營養師建議,如果素食者想攝取蛋白質,建議可以從酪梨、豆類或豆腐等食品中獲得,這些都是相對最低限度加工的高營養植物蛋白。
圖/目前並未有任何特別有力的證據,能證實攝取有機食品對人體健康有益處。Pexels by Olga Lioncat
8、有機零食
普遍來看,餅乾、零食和薯條等其它貼有「有機」標籤的零食商品,大概都帶給人們一種非常健康的印象,然而,這些產品的糖分、飽和脂肪酸和熱量通常和非有機食品一樣高,它可能也缺乏必要的營養素,像是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
營養師強調,目前並沒有任何特別有益的證據,能證實攝取有機食品對於人體健康的益處,加上因為某些有機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會加入了大量的糖、脂肪和鹽來調味,吃多了容易導致肥胖,並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平衡是健康飲食的關鍵
營養師強調,雖然最健康的飲食,是限制過量的鹽、糖和飽和脂肪,但在生活上,你不用完全去除這些成分。
「偶爾吃一些不太健康的食物是完全可以的,重點是要飲食均衡,你可以吃你喜歡的甜食,但同時也要注意營養和多樣性的飲食。」
最好的方法是,只要大部分飲食都是吃食物原態、新鮮、最低加工限度的食品,你就可以將那些不太健康的零食,適量的納入自己的生活當中。
Tips:小心部分市售看似營養、對健康有益的食品,其實都屬於超加工食品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