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新冠疫情再起!國內進入本土第6波Omicron流行期,疾管署更示警,COVID-19確診數恐一路擴大到8-9月達高峰。你身邊是否也出現許多新冠確診者呢?此波新冠疫情症狀為何?如不幸重複感染確診吃什麼好?確診喉嚨痛、咳嗽該怎舒緩?中醫師分享,除尋求中醫治療協助外,同時也可以搭配穴道按摩,自製蓮子銀耳湯、加味薄荷茶等食療方式來輔助改善。
最近各大醫院門診中,「確診」人數急劇上升,大多數患者有喉嚨痛、咳嗽、全身痠痛的症狀,且發燒的比例也不少。
來介紹中醫怎麼看待「新冠肺炎」的?
自古中醫長期與疫病對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明代末年,醫家吳又可,名叫吳有性,江蘇吳縣人。吳又可經歷了崇禎年間的大疫,他發現用傳統的「傷寒論」醫治病患,無法達到效果,而中醫理論中的「六邪」也無法解釋瘟疫感染的方式與途徑。
他認為瘟疫非風非寒非暑非溼,是因為吸入異氣而產生的疾病,而這種異氣就是天地間的「戾氣」,且每個戾氣各有特性各自不同。
吳又可認為瘟疫是從「戾氣」產生的,並透過空氣、接觸傳播病原。提出隔離病患,給予適當支持性治療,讓身體產生抵抗能力,這個想法已與現代防疫觀念相符合,且領先西方醫學兩個世紀,但在當時能夠接受吳又可《瘟疫論》觀念的人並不多。
吳又可總結他醫治大疫的經驗,在崇禎十五年時,寫成了中國第一本討論瘟疫的專書,書名就叫《瘟疫論》。後世也就將「瘟疫」一詞廣泛用 來指稱感受疫病之氣造成的一時一地大流行的急性烈性傳染病。 又稱為「時行」、「天行時疫」、「疫病」、「疫」。
圖/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會根據每個病人的體質,結合病毒感染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給予不同治療方式及處方。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新冠看中醫:中醫師這樣治療新冠病毒
中醫大概可以總結新冠肺炎為濕、熱、毒、瘀。從臨床症狀結合中醫理論來看,新冠肺炎病毒趁免疫力不足時從口鼻而入,進到身體,引起濕、熱、毒、瘀等症狀,主要發病的部位在肺(呼吸道系統),同時影響五臟六腑。
濕:肺炎浸潤、痰液、鼻涕、疲倦、腹瀉等症狀。
熱:發燒、感染、發炎等症狀。
毒:敗血症、二度感染等症狀。
瘀:心肺循環不良,肺部維維化等症狀。
中醫治療上,會根據每個病人的體質,結合病毒感染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並根據濕、熱、毒、瘀的輕重,給予宣肺化濕、清熱解毒、益氣養陰等不同的治療方式及處方。
「進補」不是預防新冠病毒,或提升免疫力的好選項
患者經常問有沒有什麼食補或中藥可以提升免疫力?免疫力是指人體的防衛機制,可以幫助我們抵擋外來病原。
當人體免系統遇到病毒的時候,第一時間會有「先天免疫」系統的免疫力對抗外來的病毒感染。「後天免疫」系統則會對特定的病原體做出特異性的反應,後天免疫系統可以在初次感染某種病原體後產生「免疫記憶」,並在下一次感染這種病原體時產生更強的抵抗力。
在中醫臨床上,會使用「補養氣血」的中藥來調節免疫,但是免疫反應太過與不及都不好。免疫力不足較容易感染病毒,可是免疫細胞過度活化,接著伴隨而來的是「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造成肺部浸潤大量免疫細胞,呼吸換氣困難。
如果身體的發炎免疫反應太強無法停止,特別是有慢性病的患者,身體經常處在容易發炎的狀態,一旦免疫反應過度誘發,又沒有辦法挺過細胞激素風暴,最後將導致病情惡化。
圖/免疫細胞過度活化,接著伴隨而來的是「細胞激素風暴」,造成肺部浸潤大量免疫細胞,呼吸換氣困難。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故「進補」並不是一個預防新冠或是提升免疫力的好選項。如《黃帝內經》所提及:「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中醫講求陰陽平衡,民眾如果有使用中藥或食療調節免疫需求,應該尋求中醫師專業諮詢建議後再使用。
平時也應該注意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規律運動,不需焦慮緊張,也可以練習太極拳及八段錦。另外,均衡飲食,特別是蔬果類多半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抗氧化成分,對免疫系統的防禦機制都有幫助。
確診咳嗽緩解這樣做,中醫推薦日常保健穴道按摩法
列缺穴
取穴位置:兩手伸出大拇指、食指互相交叉,食指所到之處。
穴道作用:可以緩解頭痛、頭脹、氣喘。
豐隆穴
- 取穴位置:先找到膝蓋骨外側陷下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間位置。
穴道作用:咳嗽、咽乾卡感、痰咳不出等。
圖/銀耳蓮子湯煮法為,取一大鍋裝入適量清水,待水沸騰後於滾水中加入蓮子、白木耳、紅棗、枸杞煮至熟透。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確診吃什麼?中醫師推薦加味薄荷茶2食療緩解不適
銀耳蓮子湯(露)
適合體質:確診後乾咳不適、口乾舌燥的族群。
食材:蓮子20公克、白木耳30公克、紅棗10顆、枸杞5公克。
步驟:
1.上述食材洗淨、瀝乾備用。
2.取一大鍋裝入適量清水,待水沸騰後於滾水中加入蓮子、白木耳、紅棗、枸杞煮至熟透。
3.可依個人口味加入些許冰糖調味。
七葉膽薄荷茶
適合體質:喉嚨不適,需常講話的族群,七葉膽有消炎、袪咳、補虛之作用。
食材:七葉膽3錢、桑葉2葉、薄荷1錢、炙甘草1錢。
步驟:
1.上述藥材洗淨、瀝乾備用。
2.用800毫升的水,先大火煮滾,再轉小火,放入七葉膽、桑葉及炙甘草,熬煮至剩4-500ml後,再後泡下薄荷10-15分鐘,即可慢慢飲用。
3.亦可冷藏後飲用。
參考資料:《平衡免疫力》,作者:顏宏融、張靜慧。
Tips: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結合病毒感染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給予不同治療方式及處方。
更多內容請至【馬光醫療網】/【臉書粉絲團:馬光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