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心臟健不健康、好不好,看耳垂就知道?」坊間盛傳三高患者年或長者耳垂下緣出現摺痕、皺褶,又稱為「冠心溝」,恐為心血管疾病的徵兆!醫學上真有這種說法嗎?來看看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怎麼說!
發現這個現象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是美國醫師法蘭克(Dr. Sanders T. Frank),1973年他將理論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所以冠心溝也俗稱「法蘭克徵象」(Frank’s Sign)。
後來陸續有很多專家進行類似研究,也證實耳朵出現冠心溝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警訊,但不可百分之百確定,因為冠心溝也可能只是肌肉膠原蛋白流失造成的。
有耳垂橫紋表示內臟脂肪高,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於一般人
因此,耳垂出現橫紋需要合併檢查,看患者是否有心血管疾病5大症狀或心絞痛5大症狀。能確定的是,根據眾多冠心溝相關研究,它的出現表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於一般人。
而且根據臨床觀察,5、60歲有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問題的人,往往耳垂會有橫紋皺褶,有裝心臟支架的患者很多往往也有這樣的耳垂褶痕。古羅馬哈德良大帝、美國小布希總統和好萊塢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都有這個特徵。
有耳垂橫紋的人,表示內臟脂肪高,而內臟脂肪高,相對心血管罹病率也高,如果又有吸菸、熬夜的習慣和高血糖狀況,就要加以警惕,進一步做檢查。尤其如果是已經有三高問題的人出現耳垂橫紋特徵,要小心做進一步診斷。
此外,倘若二耳都有橫紋,比僅一耳有的人危險性高。
無三高、無吸菸等危險習慣?想鞏固心血管健康借助護心八要點
若無三高問題,又無吸菸等危險習慣,靠這個特徵判斷是否罹患心血管疾病是不準確的,不如借助護心八要點之心血管健康指數表來判斷:
護心8要點重點整理 | |
---|---|
護心8要點 | 重點 |
1 控制血壓 | 1.以「七二二法則」測量血壓,連續量7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各連續2次。 2.收縮壓維持130mmHg以下可有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根據S-ABCDE調整生活形態: S:限制鈉攝取 A:限制酒精攝取 B:減輕體重 C:戒菸 D:飲食調整 E:規律運動 |
2 控制血壓 | 1.血脂怕高不怕低。 2.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70mg/dL以下。 3.他汀類藥物、怡妥及PCSK9抑制劑可有效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3 控制血糖 | 1.糖尿病未必有吃多、喝多、尿多症狀。 2.糖化血色素每降低1%,即可有效降低糖尿病併發症。 |
4 吃得對 | 1.多吃蔬菜水果。 2.多吃全穀類食物。 3.選擇優質蛋白質。 4.選用液體植物油。 5.避免加工食品。 6.少吃含糖食物及飲料。 7.低鈉飲食。 8.限制酒精攝取。 |
5 睡得好 | 1.每日至少睡6小時。 2.最好睡7小時。 3.不是睡愈久愈好。 |
6 多運動 | 1.每週至少累積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 2.每週至少累積75分鐘高強度運動 3.只做一點運動比完全沒運動好 |
7 別太胖 | 1.BMI維持18.5~22.9kg/m2 2.飲食控制加上運動 |
8 不吸菸 | 1.及早戒菸 2.拒絕二手菸 |
資料來源:江晨恩提供,取自《江晨恩醫師心血管診療室》 |
(本文作者為 台北榮總心臟衰竭中心主任、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江晨恩,原文節錄自《江晨恩醫師心血管診療室:從日常護心、逆轉三高到精準治療,超前部署,遠離心血管疾病》/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