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坐月子禁忌多!民間習俗認為,「坐月子吹到風,以後恐落下頭痛、筋骨痠痛的毛病」,讓不少產後媽媽引以為戒。但近年來台灣夏天十分炎熱,面對夏日酷暑,不吹冷氣、電風扇實在強人所難,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在夏日消暑之餘,又養好體質?如何避免產後憂鬱症發生?想透過食補來補充生產中流失的氣血,一定要吃麻油雞酒嗎?來看看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夏季天氣燥熱,坐月子時飲食要如何調控,或可配合中醫藥材,讓婦女有胃口又能養好體質?近年來夏季十分炎熱,不只對於一般民眾是種折磨,對於產後準備坐月子的媽媽們更是種挑戰。想要透過食補來補充生產中流失的氣血,但是夏天往往胃口不佳,再加上夏日吃補感覺又很容易上火,究竟該如何吃才能夠養好體質呢?
坐月子麻油雞這樣料理,不炒乾薑、不加米酒避免過度溫補
其實透過烹調方式的調整以及搭配一些平補中藥材,同樣可以補充元氣而不上火。以月子料理中最常見的麻油雞來說,許多人不知道麻油性味屬甘平,本身並不溫燥;是因為傳統麻油雞的做法會用麻油去煸炒乾薑爆香,並且加入性溫的米酒去熬煮,所以才使得麻油雞轉變成性味溫熱的料理。
因此,如果月子期間想要吃麻油雞調理的話,其實可以藉由跳過麻油煸炒乾薑的步驟,並且不加米酒,僅置放少量薑片去燉煮雞湯,最後再淋上些許麻油增香,就可以避免過於溫補的風險。
圖/在中醫觀點裡麻油性味屬甘平,本身並不溫燥,烹調、料理方式才是導致它屬性改變的原因。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擔心坐月子吃太補?出現嘴破、便祕或冒痘症狀當心補過頭
其餘湯品茶飲像是健脾利濕的山藥排骨湯,利水補腎的黑豆杜仲健體茶,或是增加乳汁的王不留行豐沛燉包,其實都不太會有過於滋補的疑慮,可以放心食用沒關係。此外,食用湯膳後可以透過觀察自身是否有出現嘴破、便祕或冒痘痘等身體症狀來判斷是否補過頭了。
坐月子吃什麼?一般食物烹調,宜以蒸煮或清炒料理為主
除了湯水茶飲以外,一般食物的烹調最好以蒸煮或是清炒為主,並可酌加一些薑絲有助於開脾健胃。蛋白質方面可以選擇鱸魚、鮭魚或是烏骨雞去取代油脂較多的肉品,比較清爽且不膩口,另外也可在餐與餐中間補充開胃的水果像是蘋果、木瓜或櫻桃,如此一來營養均衡也不添火氣。
坐月子冷氣可以開嗎?吹多以後容易偏頭痛、筋骨痠痛?
寒涼性的食物,坐月子時比較不能碰,會建議婦女可以如何來消暑氣?有些婦女坐月子期間完全不敢開冷氣或電風扇,擔心受了風寒會落下日後偏頭痛或骨節痠痛的病根。
然而這樣說法並不完全正確,雖然確實要避風。但是由於生產過程中耗傷氣血,氣虛腠理開容易汗泄,因此產後婦女會比以往更容易流汗;如果刻意讓身體處於悶熱不通風的環境,膚表為了散熱會更加出汗,反而又會導致氣血更虛,甚至還會衍生皮膚癢疹或中暑等其他問題。
圖/小心坐月子期間若吃到瓜類食物或冰品不僅會加重耗氣,還可能會讓哺乳奶量下降。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坐月子冷氣幾度好?這樣做避免身體著涼、受寒
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環境保持空氣流通並維持舒服的溫度。可以開25-27度左右的冷氣,搭配循環扇運作,避免讓出風口直吹身體,並且在洗完澡剛出浴室時先關掉冷氣和電扇,可以保護頭部或身體以免著涼。
坐月子可以吃西瓜或吃冰品降火?中醫推 3 食療
此外,有些婦女感到燥熱難耐時可能會想吃西瓜或是冰品降火。然而,要小心坐月子期間若吃到瓜類食物或冰品不僅會加重耗氣,還可能會讓哺乳奶量下降,因此建議還是以補充水份為主,不僅能有效排除體內的熱氣,同時也能讓哺乳中的婦女能夠產生足夠的奶量。
除了喝水以外,建議可在坐月子期間食用,像是四神湯這種補氣健脾的湯品,並且可在下午點心時間適當吃些清心火、益心脾的蓮子桂圓銀耳湯,或是利水通絡的絲瓜絡紅棗水,涼中有補就不會過於傷身又能夠達到消暑之功。
圖/女性朋友,坐月子期間可以透過中藥茶飲去舒緩憂鬱的情緒,像是沖泡玫瑰甘麥大棗茶有助於疏肝解鬱和寧心安神。Unsplash by TeaCora Rooibos
避免產後憂鬱,DIY舒肝理氣草本茶+2穴道按摩平穩情緒
大約70~80%的產後婦女會陷入情緒的低潮,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發生原因通常是因為產後體內荷爾蒙的劇烈變化,同時又加上生產過程傷口疼痛,以及後續哺乳疼痛、睡眠不足,或是照顧壓力等因素,導致產後憂鬱的發生。
建議女性朋友,坐月子期間可以透過中藥茶飲去舒緩憂鬱的情緒,像是沖泡玫瑰甘麥大棗茶有助於疏肝解鬱和寧心安神,再搭配按壓手上的內關穴與神門穴去安神定志,可幫忙產後憂鬱的婦女維持平穩情緒。
玫瑰大麥甘棗茶
材料:玫瑰花3-5朵、浮小麥6錢、甘草2錢、大棗1-2顆。
做法:將浮小麥、甘草與大棗加入1500毫升的清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15-20分鐘後,沖入置放玫瑰花的杯碗中,浸泡5-10分鐘後即可飲用。
(本文作者為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