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1/4民眾有高血脂問題!食藥署提醒,過高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不僅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前導風險因子;一旦超過血管負荷程度,更會導致心肌梗塞、中風、腎衰竭等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積極就醫治療、規律用藥很重要!但醫師也提醒,服用高血脂藥物,別忘留意部分藥物可能會和食物產生交互作用,如燕麥會影響降血脂藥物吸收…。
降血脂除生活習慣調整,必要時仍須使用藥品作為控制血脂手段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7月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中說明高血脂相關用藥安全。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劉佳萍表示,依據現行國際高血脂治療指引建議,降低血脂除須藉生活習慣調整,包括增加運動、低鈉飲食及戒菸外,必要時仍須使用藥品作為控制血脂手段。
圖/高血脂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食藥署提供
(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不只卡心血管!還會加速老化、引起慢性發炎,飲食這樣吃改善)
常用口服降血脂藥分4類,一張圖看懂潛在「降血脂藥副作用」
醫師在開立降血脂藥品前,會評估病人整體情況決定使用藥品種類及劑量。
圖/常用口服降血脂藥副作用症狀一覽表。食藥署提供
常見降血脂口服藥品有,斯他汀(Statins)類藥品、膽酸結合樹脂、纖維酸鹽衍生物、菸鹼酸4大類型,各可能產生頭痛、疲倦、肌肉疼痛、腸胃不適、便祕、肝功能指數上升臉潮紅、紅疹等副作用:
4類常用口服降血脂藥 | |||
---|---|---|---|
降血脂藥物 | 降血脂藥物名稱 | 降血脂作用機轉 | 降血脂藥副作用 |
斯他汀(Statins) | 常用藥品成分有Atorvastatin、Rosuvastatin、Lovastatin、Pravastatin、Simvastatin、Fluvastatin及Pitavastatin等 | 透過抑制肝細胞合成膽固醇,進而降低膽固醇含量。這是效果最強的降血脂藥品,也是最常開立的處方藥 | 可能且常見副作用包含肌肉疼痛、頭痛、疲倦等,與葡萄柚、紅麴、燕麥有交互作用 |
膽酸結合樹脂 | 常用藥品成分有Cholestyramine、Colestipol等 | 作用為在小腸吸收膽酸,使肝臟持續使用膽固醇製造膽酸,減少血中膽固醇含量 | 可能且常見副作用主要是腸胃不適、便祕等 |
纖維酸鹽衍生物 | 常用藥品成分有Bezafibrate、Ciprofibrate、Clofibrate、Fenofibrate、Gemfibrozil等 | 透過活化特定酵素以降低血中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濃度 | 可能且常見副作用主要是腸胃不適及肝功能指數上升等 |
菸鹼酸 | 常用藥品成分為Acipimox | 可減少周邊脂肪分解,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濃度 | 可能且常見副作用主要是臉潮紅、紅疹等 |
製表:健康遠見 |
Statins類降血脂藥,易與葡萄柚、紅麴、燕麥3類食物產生交互作用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群耀醫師表示,其中,斯他汀(Statins)類藥品可能因食物交互作用,導致嚴重藥品不良反應。
例如:「葡萄柚」將抑制Statins的代謝使藥品血中濃度增高;「紅麴」與Statins結構相似,而可能提高副作用的發生率;以及「燕麥」會降低Statins吸收影響治療效果等,但燕麥不是不能吃,而是建議與降血脂藥物食用時間,最好間隔2到4小時。
圖/常用Statins類降血脂藥品與食物交互作用。食藥署提供
降血脂藥可以停嗎?自行隨意停藥,恐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黃群耀提醒,當開始服用降血脂藥品後,建議定期回診評估血脂控制情形及服藥狀況。即使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等血脂數值已達標,亦不要隨意停藥,否則可能造成血中膽固醇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另外,須注意服藥後是否發生藥品所致副作用,需要時應及時就醫。最後,膽固醇濃度不是短期用藥就會下降的,請依據醫師指示服藥,主動瞭解所服用降血脂藥品,並密切與醫師及藥師討論任何服藥問題,共同邁向健康生活。
圖/降血脂藥服藥提醒。食藥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