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颱風過後注意事項!恐夾帶致病原,居家飲水留意3件事預防多種傳染病 | 健康遠見
颱風

颱風過後注意事項!恐夾帶致病原,居家飲水留意3件事預防多種傳染病

颱風過後注意事項!恐夾帶致病原,居家飲水留意3件事預防多種傳染病 颱風過後注意事項!恐夾帶致病原,居家飲水留意3件事預防多種傳染病。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akutaso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25日表示,雖然颱風凱米逐漸遠離台灣,但中南部地區仍要留意強烈雨勢。且值得注意的是,凱米夾帶大量雨勢,各地陸續傳出溪流暴漲、坍方或淹水等災情,恐因此夾帶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等致病原,民眾務必須留意避免飲用遭汙染水源,且務必勤洗手。

颱風過後外出,留意物品掉落、淹水、斷落電線

外出時請隨時注意是否有物品掉落,並可檢查家中外牆是否有磁磚塊脫落之情。若發現物品掉落、淹水或交通受阻等狀況,可撥打110 或119 通報。斷落電線,不可用手觸摸,應通知電力公司檢修。

颱風過後落實防疫3步驟,避免感染相關傳染病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也發布新聞稿表示,凱米颱風襲台帶來強風豪雨,近期各地仍持續有降雨機會,可能導致部分地區積水或淹水。民眾災後務必留意飲食衛生,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並落實「清除、清理、消毒」防疫三步驟,避免感染傳染病。

注意事項1/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

風災後一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降雨後易造成環境中產生積水容器,孳生病媒蚊,籲請民眾大雨過後應主動巡檢居家環境,落實「巡、倒、清、刷」,仔細巡視戶內外容器,花瓶、水缸、水桶、積水地下室、屋頂放置的輪胎及排水管、水塔、盆栽墊盤等積水狀況,將積水倒掉並澈底清除。

若有廢棄浴缸、水族箱等大型廢棄容器,可連絡清潔隊協助清運,留下的器物也要刷洗去除蟲卵後,妥善收拾或予以倒置,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則務必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防範病媒蚊孳生。

此外,南高屏民眾需特別注意「二溝」:屋簷排水槽(俗稱天溝)、屋後防火巷水溝(俗稱屋後溝),容易成為埃及斑蚊孳生死角,雨後須特別檢查,有積水須立即清除或投藥。

颱風過後外出,留意物品掉落、淹水、斷落電線。Unsplash by Catgirlmutan圖/颱風過後外出,留意物品掉落、淹水、斷落電線。Unsplash by Catgirlmutan

注意事項2/清理家園勿赤腳或穿拖鞋,避免感染鉤端螺旋體、類鼻疽及破傷風

豪雨過後易產生汙水、汙泥或災害廢棄物,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

【鉤端螺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pathogenic Leptospires)感染產生的感染症,是溫帶及熱帶地區常見的人畜共通感染病。當人們工作(農民、下水道工程、礦工、屠夫)或野外活動時,可經由皮膚、黏膜或傷口接觸到受汙染的土壤或水而得病,少部份因直接接觸動物及其組織而感染。

鉤端螺旋體病症狀:鉤端螺旋體病感染者的臨床症狀不一,可能沒有症狀或產生各種症狀、從輕微到嚴重都有可能;輕微者最初的症狀多半與感冒類似,包括發燒、頭痛、腸胃道不適、畏寒、紅眼、肌肉痠痛等等症狀,有的還會以腦膜炎症狀表現,嚴重者會出現腎衰竭,黃疸與出血等現象。由於臨床症狀變化很大,可能會有如下二個主要類型:

(一)鉤端螺旋體病輕微型或無黃疸型-占 80~90 %,常被忽略而自癒。
(二)鉤端螺旋體病嚴重型或黃疸型-占 10~20 %,致死率高。

颱風過後,除避免赤足於汙泥土或汙水中,也請勿直接生飲自來水、井水或天然水源的水,需煮沸後才可飲用。Unsplash by Michal Balog圖/颱風過後,除避免赤足於汙泥土或汙水中,也請勿直接生飲自來水、井水或天然水源的水,需煮沸後才可飲用。Unsplash by Michal Balog

注意事項3/注意飲食衛生及環境消毒,預防腸道傳染病

居家環境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擦拭;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

風災地區蓄水池如遭汙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澈底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限/停水地區務必飲用煮沸的開水或市售瓶裝水;恢復供水後,如發現給水有混濁、異色及異味時,請立即通報當地自來水事業單位處理。

另外,類鼻疽桿菌多存在於土壤深層,平常多是拈花惹草後未清潔手部就觸碰口鼻造成感染;但颱風大雨後深層土壤被翻動,也可能存在於河水中,中南部地區河流就曾經驗出此菌。其主要傳染途徑是由於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汙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不過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汙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汙染的塵土而受感染。因此,颱風過後,除避免赤足於汙泥土或汙水中,也請勿直接生飲自來水、井水或天然水源的水,需煮沸後才可飲用。

【類鼻疽桿菌】
類鼻疽之致病菌為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屬假單孢菌屬革蘭氏陰性桿菌。
通常發病之個案,其皮膚多有擦傷、撕裂傷或燒傷之傷口,並接觸到受汙染的水或土壤。

一旦感染,恐將引起肺炎、菌血症與敗血症,或慢性化膿性類鼻疽、急性皮膚化膿與局部淋巴腫,甚至引發多器官膿瘍。

限/停水期間,如轉開水龍頭還有水,請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正確洗手,如果無法取得肥皂和清水時,可使用酒精含量60%至95%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

疾管署持續與各縣市政府衛生局通力合作,監視災後傳染病情形,提醒民眾如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醫療院所如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通報,以減少傳染病散播的風險。如有傳染病相關疑問,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參考資料:

1.凱米颱風帶來強風豪雨,提醒民眾落實防疫三步驟,預防各種傳染病

2.鉤端螺旋體病傳染病防治手冊

3.類鼻疽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