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7月鬼門開不僅是平安月,農曆7月15日的中元節更是民間一大節日。但究竟中元普渡拜拜該怎麼拜才能趨吉避凶?中元普渡要拜神明、地基主、祖先嗎?中元普渡供品準備有哪些學問?拜好兄弟怎麼說?拜好兄弟時又要注意哪些事,以免無意間觸犯禁忌?《健康遠見》特別諮詢中國正統民俗風水教育協會總會理事長謝沅瑾,為大家一次解答。
謝沅瑾表示,民間信仰是以上元、中元、下元三節合稱三元節。而其中「中元節」尤其重要,除了要感念先人付出,也崇敬鬼神、祭拜好兄弟,更需以謹慎虔誠的心來準備供品,並掌握中元普渡拜拜流程,才能確保下半年達到趨吉避凶、開運轉運的目的。
中元普渡習俗1/拜中元地官,赦罪祈福
謝沅瑾指出,農曆7月15日是「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虛大帝」的誕辰日,因此稱為「中元節」,因中元地官主司赦罪,故又名「赦罪日」。
民間相信在這天,地官大帝會下凡定奪人間善惡功過,並開恩赦罪。當天子時(23點到1點)起至上午,可準備五牲、水果、三界公金等豐盛供品誠心祭拜,感謝地官大帝慈悲赦罪。
中元普渡習俗2/酬拜家神,家運昌隆
中元節當然也要感謝家神的庇佑,讓家運昌隆、家人感情融洽、出入平安、身體健康。中元節拜家神通常要在白天早上,且在祭拜祖先之前
◎祭拜時間:祭拜時間:白天,約辰、巳時(7點到11點)左右。
◎神明供品:準備三牲、四季水果、茶或酒3杯。
◎祖先金紙種類:壽金、刈金。
圖/中元節祭拜祖先通常在中午吃飯前完成,遵守先讓祖先吃過,子孫才能吃的倫理。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中元普渡習俗3/祭祀祖先,慎終追遠
中元節祭拜祖先通常在中午吃飯前完成,遵守先讓祖先吃過,子孫才能吃的倫理。準備三牲、四季水果,或日常飯菜,依家中習慣方式祭祀祖先,表達慎終追遠之意。
◎祭拜時間:白天中午前,約午時(11點到13點)之前,如:上午7:00-11:00是最佳時間。
◎祖先供品:準備三牲、四季水果,或日常飯菜、茶或酒3杯。
◎祖先金紙種類:刈金、銀紙。
◎注意事項:祭拜完神明的供品可直接拜祖先。
中元普渡習俗4/普渡好兄弟,布施感恩
農曆七月是慈悲月,相傳地官大帝慈悲,開啟鬼門讓陰間無主孤魂重返人間享受一個月的香火及供養。整個七月都是普渡好兄弟的時機,因此普渡時間並沒有日期規範,只是民間廟宇習慣統一在中元節這天盛大舉行,坊間也才會有「中元普渡」的說法。
拜好兄弟供品
謝沅瑾表示,除了準備鮮花(盡量不要帶刺、忌用劍蘭有驅趕好兄弟之意)、「三牲四果」雞鴨魚肉和水果、餅乾、泡麵外。普渡當天還要準備一個臉盆、一條毛巾,臉盆裡頭大約放1/3或1/2的水量,並將毛巾有一半放水裡面;旁邊放上牙刷、牙膏和漱口杯,請好兄弟洗塵,切記上述物品都要是全新的,不可以拿用過的來拜,才是待客之道。
要留意的是,一般家庭準備三牲祭品,以雞、豬、魚為主,因鴨子諧音為「壓」,過去法師會取鴨血壓制邪祟,所以民間多不拜鴨子,以免對好兄弟不敬;通常只有參與廟普大規模的普渡,如果準備五牲祭品才會使用鴨子。
另外,準備擺放普渡供品時,建議由內而外擺好餅乾、水果、三牲和茶酒等供品。且別忘了三牲、水果、餅乾、泡麵、更衣紙錢…等每樣供品都要插一柱香,表示誠心供養。藉由「普渡」、「施孤」等布施,讓好兄弟能獲得滿足,陰間陽世和平共處。
圖/祭拜好兄弟時,三牲、水果、餅乾、泡麵、更衣紙錢…等每樣供品都要插一柱香,表示誠心供養。Flickr by Ray Yu
拜好兄弟水果
除拜拜時水果的種類及數量都以單數為宜外。謝沅瑾表示,普渡拜拜在水果準備上要特別注意諧音,尤其在自家門前普渡的話,切記香蕉、李子、梨子、甘蔗、鳳梨不要上桌。
如香蕉、水梨、鳳梨合起來,在台語發音上有「招你來」的含意;而「蕉李梨蔗鳳」有「招你來呷旺」,似有招呼好兄弟呼朋引伴的意思,怕供品準備的數量不多、讓好兄弟吃不夠、吃不飽,傳統在住家門口祭拜好兄弟上,不是這麼合適(但廟方無妨)。
同時也要避免像楊桃、蓮霧等空心水果,或帶有洋、蕃字的洋香瓜、蕃茄等水果。
另外,芭樂和番茄由於多籽不易消化,往往會跟著排泄物排出、有不潔之意,也不適合拿來祭拜。習俗上也習慣避開葡萄、香蕉…等「一整串」的水果,以防止引來成串的好兄弟。
普渡水果也需要注意行業別,像是醫生、護理師、消防員等行業別就不適合使用鳳梨、芒果等帶有「旺」、「忙」字含意的水果,若一般公司行號則可以使用。而象徵大吉大利的橘子、平平安安的蘋果是最不會出錯的選擇。
拜好兄弟時間
一般居家拜好兄弟,時間以午時(11點到13點)過後為宜。最佳時間是申時(下午15點到17點),假設從事夜班工作者可延後到酉時(傍晚17點到晚間19點)。民眾先祭拜完普渡公後,再拜好兄弟,至於參與廟方普渡時間則不在此列。
拜好兄弟金紙
而燒金紙給好兄弟的環節,謝沅瑾表示,插在供品上的普渡旗子可選先燒或最後燒,接著是燒「更衣」,這個階段的是給好兄弟帶回去的新衣褲,給好兄弟更衣洗塵,接續才是燒金元寶、銀元寶、金磚、紙鈔等,最後才是燒是銀紙、刈金。
圖/拜好兄弟禁忌:一般敬拜神明時都會稟明自己的姓名、生日及地址,祈求神明保佑;但祭拜好兄弟時不可說出自己的名字。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拜好兄弟禁忌
◎普渡禁忌1/下午二點前和晚上七點過後禁止祭拜
民俗說法:中午陽氣過盛,拜好兄弟一定要午時過後才可進行,以下午最適宜,晚上則容易招陰。
◎普渡禁忌2/必須在室外祭拜,不能在室內
民俗說法:因為不希望請好兄弟進門,所以供桌一定要放屋外並朝向大門外拜。
◎普渡禁忌3/不可拜吃過或已開封的食物、偷吃普渡供品
民俗說法:用吃過或已開封的食物來祭拜,表示對好兄弟不尊重,失去拜拜的本意。當然也不能在拜拜還沒完成前偷吃普渡供品。
◎普渡禁忌4/雞、豬、魚三牲要完整
民俗說法:雞用全雞,閩南語諧音為「全家」;雞切了,代表家不完整。豬要連皮帶肉才算完整,可用三層肉或五花肉。魚不可去鱗去內臟,代表全魚,有「全餘」的含意;拜拜時如果不用全魚也代表祭祀者不是全心全意。
◎普渡禁忌5/ 孕婦、幼兒及寵物迴避
民俗說法:孕婦、幼兒的氣場較弱,避免拜好兄弟以免被沖犯;孕婦如果一定要參加的情況下,建議在肚子上帶上紅線,以保護腹中胎兒。拜拜場合莊重也不宜攜帶寵物。而女性若遇生理期,則不宜拿香,雙手合十參拜即可。
◎普渡禁忌6/拜拜時不可說出全名
民俗說法:拜好兄弟怎麼說?一般敬拜神明時都會稟明自己的姓名、生日及地址,祈求神明保佑;但祭拜好兄弟時不可說出自己的名字,以免好兄弟跟著你。
◎普渡禁忌7/不可嬉戲、亂說話
民俗說法:拜好兄弟的過程中要心存敬意,不可嬉戲或口不擇言,以免冒犯好兄弟。
◎普渡禁忌8/不可踩踏紙錢、用腳踢金桶
民俗說法:銀紙是要燒給好兄弟的零用錢,踩踏帶有不敬的意味。有些時候燒銀紙時,有些紙錢會飛起來,切記不要用腳去踩踏撲滅,曾有人因此腳痛、甚至出現小腿瘀青的情況。
圖/簡單一點的拜地基主方式,飯菜可用2個雞腿便當,搭配2碗湯或2罐飲料代替。Pexels by Kai-Chieh Chan
中元普渡習俗5/拜地基主,平安興旺
「地基主」是宅屋的守護神,敬拜地基主能保佑住家闔家平安、店面生意興旺。
◎祭拜時間:白天,申時(15點到17點)下午時段左右。
◎地基主供品:因不確定每家戶地基主數量為何,是否有地基公、地基婆(地靈公、地靈婆),故傳統在供品數量準備上會建議成雙成對為佳,白飯2碗、筷子2雙、成雙成對的家常飯菜、2杯酒或茶水,有雞腿最好。簡單一點的,飯菜可以用2個雞腿便當,搭配2碗湯或2罐飲料代替。
◎地基主金紙種類:刈金、銀紙、經衣。
◎地基主祭拜方向:
廚房有連接後門→朝後門往屋外拜
廚房無窗無後門→朝流理台方向拜
廚房有窗無後門→朝流理台方向拜
◎注意事項:
1.供品建議用矮桌擺放,或是於餐桌前多放張小凳子。
2.祭拜完神明的供品可直接拜祖先,但拜過祖先的供品就不能再拜地基主。
中元普渡習俗6/拜財神,求財補庫
謝沅瑾提到,根據民間說法,上元、中元、下元節是一年中三次補財庫的最佳時機。農曆7月15日是補年尾運,為補足下半年的財運。民俗上許多民眾會到財神廟裡向財神爺求財,補財庫、點財神燈,以求增旺財運。有需求的朋友也可以選在此時前往。
☛此為民俗文化說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