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減肥一定要運動嗎?減脂首選有氧運動?搞錯這件事可能不瘦反增重 | 健康遠見
瘦身

減肥一定要運動嗎?減脂首選有氧運動?搞錯這件事可能不瘦反增重

減肥一定要運動嗎?減脂首選有氧運動?搞錯這件事可能不瘦反增重 減肥一定要運動嗎?減脂首選有氧運動?搞錯這件事可能不瘦反增重。freepik by halayalex

編按:從身體組成的角度來看,運動確實有助於體重管理,因為動得愈多代表燃燒的能量愈多,讓我們更容易達到熱量赤字。不過,運動本身並非相當有效的減重工具。這點可能讓許多人意外,但明白原因以後應該就能夠理解。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開始運動後,食慾會悄悄增加,攝取的食物也會比之前多一些。如果只給人們有氧運動建議,而不配合飲食計畫,他們不僅無法減去多少體重,甚至還可能會增重。

從身體組成的角度來看,運動確實有助於體重管理,因為動得愈多代表燃燒的能量愈多,讓我們更容易達到熱量赤字。不過,運動本身並非相當有效的減重工具。這點可能讓許多人意外,但明白原因以後應該就能夠理解。

從控制熱量的角度來看,減重從飲食下手還比較容易

運動的時間其實不長。就算每次跑步 30 分鐘,每週跑三次,這樣一週也才運動 90 分鐘而已,而每次跑步也只能燃燒幾百大卡的熱量。從控制熱量的角度來看,從飲食下手還比較容易,畢竟如果你在運動完回家路上吃巧克力棒、喝能量飲料或果昔,攝取的熱量都比運動消耗的更多。

因此,就算是很多人減脂首選的有氧運動,也無法帶來顯著的減重效果,而是要配合飲食才會有效。

以上是比較單純的解釋。如果要更深入瞭解,就不得不提及一些額外的補償機制,讓運動的減重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只給人們有氧運動建議,而不配合飲食計畫,他們不僅無法減去多少體重,甚至還可能會增重。

如果熱量赤字可以減重,為什麼增加運動量會無效呢?

對有些人來說,運動似乎會增加食慾,讓他們攝取的熱量比不運動時更多。此外,就算透過運動而消耗了更多熱量,生活中其他時候的活動量可能也變少。

例如某人想減脂,所以選擇每週慢跑三次。幾週過後,他發現體重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他覺得很奇怪,因為運動量明明就比以前多很多,而且如果熱量赤字真的可以減重,為什麼增加運動量會無效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開始運動後,食慾會悄悄增加,攝取的食物也會比之前多一些。更重要的是,每次跑步結束後都會很累,所以回家後很可能整天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沒錯,運動確實讓他們消耗更多熱量,但他們的非運動熱效應(NEAT)下降。加上攝取的食物變多,導致最後根本就沒有熱量赤字。

(延伸閱讀:如何減脂不減肌肉?台大營養師列「10飲食守則」:每餐要吃30分鐘

如果只做有氧運動,對減重的幫助相當有限。Unsplash by Ev圖/如果只做有氧運動,對減重的幫助相當有限。Unsplash by Ev

想瘦身如果只做有氧運動,對減重的幫助效果相當有限

因此如果只做有氧運動,對減重的幫助相當有限。雖然這些補償機制不一定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畢竟有人會發現開始運動後,食慾完全不變甚至下降,但我們還是要瞭解這些機制,才能理解為何只靠有氧運動減重的效果有限。

舉例來說,我手機上有一個計步器應用程式,每次都會在我早上瘋狂訓練以後,告訴我接下來整天都可以耍廢。從燃燒熱量的角度來看,這樣一來一往幾乎就抵銷了。另外,做完某些運動後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特別飢餓。如果跑完步後你會感到非常飢餓,一味提升跑量來減脂甚至可能會達到反效果。

此外,體重並不能反映身體組成,尤其是執行激進飲食計畫的時候,因為減去的體重會有一部分是水分、肝糖,甚至是淨體重。減脂的時候確實可能同時提升淨體重,而最好的方法是阻力訓練,因為肌肉生長的效果比有氧運動更好。

很多人建議執行飲食計畫時要搭配阻力訓練,因為雖然阻力訓練本身的減重效果相當有限,卻能維持甚至提升淨體重。另外,肌肉消耗的能量也比脂肪多一些,所以在執行飲食計畫時盡量維持肌肉量,有助於維持代謝率。因此,雖然有氧運動是減重的最佳利器,如果主要想減去的是脂肪,建議還是要加上阻力訓練

純粹從身體組成的角度來看,運動的減重效果永遠不如飲食,因為消耗能量所需的時間和精力,遠比攝取能量多。只做有氧運動確實能帶來些許減重效果,但運動量必須非常大,多數人根本做不到;就算做得到,如果不搭配飲食計畫,很多人根本不會減重,甚至還會增重。從健康的角度來看,維持運動習慣非常有幫助,而且所有人都會認同,甚至也能在體重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身體組成。

最理想的情況,是能夠同時養成有氧運動和阻力訓練的習慣,例如每週至少執行 150 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搭配數次阻力訓練。不過,我們也提過其實只需要些許運動量就能為健康帶來益處,所以我們要為自己設立實際的目標,不要好高騖遠,最後反而弄巧成拙。

現在我們已經瞭解不同運動種類的基本原則,接著來討論更多細節。

有氧運動的強度很重要嗎?挑選適合喜歡的方法堅持下去

如果有氧運動的強度是一個光譜,其中一端就是低強度穩定狀態(LISS),另一端則是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LISS指的是用溫和的步調執行長時間的運動,而HIIT則是短時間內全速衝刺,然後放慢下來會完全休息。光譜的中間當然就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舉例來說,全速衝刺十秒後休息兩分鐘屬於HIIT、長時間散步屬於LISS、而慢跑則屬於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哪種強度的運動最有助於減脂,一直是備受爭論的議題。支持低強度運動的人認為,長時間低強度的運動會使用更多的脂肪作為燃料。這個說法正確,因為運動強度逐漸提高時,身體會從燃燒脂肪逐漸變成燃燒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所謂的交叉點(crossover point)。

簡單來說,輕鬆走路時身體燃燒的能量來源主要是脂肪;如果開始跑起來,能量來源就會逐漸轉向碳水化合物;而如果來到接近衝刺的程度,就會純粹使用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因此,很多人會強調訓練時要達到特定的「心跳率」,才能達到最佳的減重效果。

這個概念聽起來很棒,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雖然低強度訓練時確實會燃燒更多脂肪,整體燃燒的能量卻也較少,所以能燃燒的脂肪根本也沒多少。此外,如果將時間拉長到數週或數月來看,運動時身體所需的能量來源,對體脂率也不一定會造成任何影響。具體來說,你確實可以選擇特定的訓練強度,例如「最大脂肪氧化」區間來盡可能燃燒脂肪,但如果攝取的能量比燃燒的更多,長期下來根本就不會有減脂效果,所以到頭來強度的選擇就失去意義。

支持高強度間歇訓練的人認為,高強度訓練結束後身體還會繼續燃燒能量,也就是所謂的「運動後過攝氧量」(EPOC),比較非正式的說法就是「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研究指出,短時間高強度訓練比低強度訓練更能提升EPOC。如果每次訓練都燃燒較多能量,每週又能夠做很多次,長久下來就能累積消耗更多的能量,聽起來非常合理。

基本上,低強度與高強度訓練各有擁護者,兩者的理由聽起來也都很合理。如果真的要瞭解有氧訓練強度對減脂的影響,最好是透過實驗來實際測量能量的消耗,而非只探討運動時消耗的能量來源。一份統合分析將比較各種訓練強度的研究結合起來,發現從減脂的角度來看,訓練強度似乎根本不重要

現實生活中,人們其實會有各自的喜好。舉例來說,如果你的時間不多,可能就會選擇高強度訓練,因為時間效益較高,或甚至你就是喜歡很累或節奏很快的感覺;而如果你剛開始接觸運動,可能會想先溫和一點,先讓身體適應以後再慢慢提高強度。從身體組成的角度來看,這兩種方法並不衝突,所以建議挑選適合且喜歡的方法,畢竟找到喜歡的運動並堅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作者為班.卡本特(Ben Carpenter),譯者為王啟安 ,原文節錄自《科學減脂瘦身全書:破除迷思,跳脫傳統方式,找到適用一輩子的不失敗瘦身法》/采實文化出版

《科學減脂✕瘦身全書:破除迷思,跳脫傳統方式,找到適用一輩子的不失敗瘦身法》采實文化出版提供圖/《科學減脂✕瘦身全書:破除迷思,跳脫傳統方式,找到適用一輩子的不失敗瘦身法》采實文化出版提供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