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國家警報響!今8月15日,下午17:06發生芮氏規模5.7有感地震,震央在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38.3公里 ,位於宜蘭縣近海,地震深度9公里,最大震度宜蘭縣5弱,新北、桃園、花蓮也達到4級,基隆、台北 、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台東、台南、高雄等地也有感。究竟地震發生第一時間該怎麼做?要立刻開門往外跑?消防員教3步驟,學會在不同場合應變、保護自己。
半小時內連4震,地震測報中心:未來一週留意規模4.5餘震
除了17:06的地震外,後續17:07、17:16、17:33也接連發生餘震,規模在4.3至4.7,半小時內連4震。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地震成因是板塊碰撞,台灣處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此次地震與菲律賓海板塊隱沒有關。
至於外界關心,這是否為0403花蓮地震有關?吳健富解釋,這次數起地震跟0403花蓮地震相比位置較北邊,判斷上是另外一起新的地震。而台灣東北部是板塊碰撞區域,70%的地震發生此,屬於地震好發區域。並提到,後續一週內可能有規模4.5以上地震,提醒大家注意。
因應地震發生,台北捷運公司也立即透過「台北捷運GO」APP宣布,全線列車慢速行駛;並在地震約20分鐘後通知,經巡視車站及軌道無異常後,全線系統恢復正常營運。桃園機場捷運亦表示,授權機捷A1台北車站至A22老街溪站列車以慢速時速40公里行駛。高鐵公司則表示,全線正常行駛未受影響。
圖/今8月15日下午17:06發生芮氏規模5.7有感地震,震央在宜蘭縣。取自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當地震發生時,別一定要躲在所謂的「黃金三角」,而是要優先躲在桌子底下;也不要為了開大門而忘了先保護好自己的頭部。那地震發生當下,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保住性命,讓自己平安生還呢?
第一件事:DCH
地震時該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打開大門,或躲到大型家具旁,而是「趴下」(Drop)、「掩護」(Cover)、「穩住」(Hold on),簡稱DCH。
如果發生地震時在睡覺,別急著下床躲到床邊,應待在床上,翻身採趴跪姿,雙手抓住枕頭以保護頭頸部。
如果地震發生時正在桌邊,由於你和桌子可能因晃動而跌傷或傾倒,所以「穩住」之後,正確的動作是雙肘雙膝碰地,頭部壓低,雙手緊握桌腳成跪姿,而不是採取蹲姿。
但實際上我們可能面臨到的問題是,並不是每個房間都有桌子可以躲,這時該如何落實DCH的動作呢?有三個原則應把握:
原則一:立刻雙肘雙膝著地趴下,用雙臂保護頭頸部。地震時並不是所有的建築物都會倒塌,我們要防範的主要是家具傾倒、吊掛物掉落、滑動物品掉落,甚至天花板塌下對頭頸部造成的傷害。頭頸部是活命的第一步,在921大地震中,顱內損傷、顱骨骨折、頸部骨折導致的死亡就占了2500名死者中的1/3。
原則二:躲在相對堅固的柱子旁、低矮的家具或牆壁角落。由於沒有堅固的桌子可以躲,這時要設法以其他物品保護自己的頭頸部,並趴跪在相對堅固的柱子旁、低矮的家具或附近沒有大型家具的牆角,遠離可能整個倒下的家具、吊掛物、燈具及大片玻璃窗。
原則三:搖晃期間不要跑到戶外,也不要衝向出入口。搖晃當下要留在原地,直到停止搖晃為止,千萬不要貿然跑到戶外。也不可以衝向出入口,因為這時的你根本站不穩,也很容易被掉落物和飛散物品砸中。
行動不便的人該怎麼做呢?同樣也要把握這兩個原則:
原則一:用雙臂保護頭頸為優先。一個枕頭、一本書或身邊任何可用的東西都可以,有總比沒有好,身體盡量壓低。
原則二:不要移動或離開移動輔具。地震搖晃時,千萬不要試圖從輪椅、躺椅或病床上離開,因為地震的力量可能讓你跌倒在地上。如果乘坐輪椅,應立即鎖住車輪、保持坐姿,並護住頭頸部,直到晃動停止。
不同地方的應變做法
一、家裡
如果在客廳,要注意門窗、照明器具等玻璃碎片飛散導致的割傷。如果在廚房,留意冰箱、烤箱、微波爐等可能因地震搖晃而傾倒或翻落,櫥櫃內的碗盤、刀具可能受到搖晃而飛出;假如正在烹煮東西,可隨手關閉瓦斯爐,也要小心別踩到破掉的器皿。
如果在浴室,通常浴室比較不會有掉落物,相對較安全,但因空間小,也會有被碎裂的鏡子、燈具或洗臉槽等物品割傷的風險。如果正在洗澡,由於身上沒有衣物保護,會比平常更容易受傷,此時可利用臉盆、洗衣籃或換洗衣物保護頭部,也要注意腳底不要踩到積水或肥皂而滑倒。
如果在陽台,應該立刻蹲下,保護頭部並遠離花盆、冷氣機等物。同時應該盡量靠近室內牆面,避免因為劇烈搖晃不慎發生墜樓意外。
二、行進中
如果在開車,通常震度四級以上才會感覺到搖晃,有點像爆胎,車體會滑動難以控制方向。此時應慢慢減速,靠邊停車。
如果正乘坐電車,要緊握扶手,因地震發生時,電車會緊急剎車,倘若沒抓緊,會有摔倒的危險,另外,劇烈的地震可能造成電車出軌,車廂之間的連結處會承受極大的擠壓力,因此盡量避免站在車廂與車廂之間。
三、校園
如果在教室,要特別防範別被掉落的電燈、電扇或天花板等物品砸傷。不要往上看,因為日光燈可能會破掉,很容易就遭碎片刺傷。盡量保持冷靜不驚慌、不哭泣,當你尖叫或哭泣時,會聽不見老師或廣播的指示。
如果在實驗室,須小心並遠離火源和化學藥品,桌下或牆角是相對較安全的空間。
如果在體育館,立即就地趴下、抱住頭部保護身體,並注意從天花板掉落的物品,同時小心地上的散落物。
如果在走廊,就地抱住頭部保護身體,遠離教室的窗戶玻璃。
四、其他公共場所
如果在地下街,可能因暫時性停電而陷入黑暗,此時會有大批人潮湧向出口,所以千萬不要站在通道中央,否則很容易因為推擠、跌倒而受傷,應沿著牆壁走到安全的地方。
如果在電影院,若因為驚慌就立刻衝往出口,會因為互相推擠而受傷。若空間夠大,應蹲坐在座椅前面,或在座位上就地彎腰,並以雙手保護頭部。
如果在百貨公司或賣場,要留意貨架和商品倒塌而壓傷人,甚至天花板的燈都可能墜落,應盡量遠離,並保護頭部。
如果在搭電梯,應按下每層樓的按鈕。地震時人在電梯內,很可能會在升降過程中停住,把我們困在裡面。所以當感覺搖晃時,要快速按下每個樓層的按鈕,讓電梯能在第一時間停在最靠近的樓層。
如果在搭手扶梯,應握緊扶手,因這時可能停電而忽然停住,很容易會失去平衡而往前跌倒,或是遭到後方的人推擠。緊握扶手可以支撐住身體,以免從手扶梯上跌落。
地震後的正確做法
地震搖晃停止後,要馬上確認三件事(如果你原本光著腳丫子,趕緊穿上鞋,免得被掉落物品割傷):
一、注意家人是否安全、有無受傷;
二、火源及瓦斯開關是否都已關閉;
三、確認所在建物結構是否仍然安全。
倘若不幸受困,一定要保持冷靜,確認自己有沒有受傷,然後想辦法讓外面的人知道自己的位置與情況。你可以大喊「救命」,吸引救災人員或周遭民眾注意,但必須控制自己的體力,感覺有人接近再呼叫,才不會浪費力氣。
若是長期待援,可用身邊堅硬的物品或哨子有規律地敲擊。當然,如果通訊狀況順利,馬上用手機報案,告知你受困的地方,但要注意電量節省使用。
圖/遠流出版提供
(本文作者為高雄市政府消防局火災預防科股長。原文刊載於蔡宗翰《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第一線熱血消防員親授關鍵保命絕招,破解火場迷思》/遠流出版)
圖/遠流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