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女兒啊,我很擔心,40歲的妳會不會和我之前一樣,正處於「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隨著職涯發展,這個年紀正是成為組織核心幹部的關鍵,必須同時承受來自上下層的壓力。在家時,年幼的孩子總是找媽媽,還有處理不完的家事和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連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都沒有。每天過著這種生活,勢必會覺得自己受到剝奪。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卻找不到自己。
女兒啊,去年為了見妳,我搭上飛往美國的班機。我和老公、女婿三個人為妳準備了驚喜派對,慶祝妳的 40 歲生日。
率先提議的人是女婿,他說要給妳一個驚喜。毫不知情的妳,看到我們出現在餐廳的時候,嚇了好大一跳,淚眼婆娑地抱著我說,能看到我們簡直像是做夢一樣。看著懷中感動痛哭的妳,我也不禁有點哽咽。沒想到,才時隔一年,妳更像個成熟的大人,讓我既欣慰又心疼。
仔細想想,我們已經分開生活將近 15 年。自從妳到美國留學,畢業後在當地工作、定居、結婚,至今我們一年只能見上一次面。起初,我不太能接受這個事實,要將我親手拉拔長大的孩子送到遙遠的異鄉,就像是割去我身上的肉那樣疼痛。我很難過,以後我們不能想見面就見面,也擔心妳在異鄉是否平安。
不過,這一切只是當媽媽的我無謂的操心,妳按部就班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勇敢堅強地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讓我得以逐漸擺脫母親的角色,輕鬆過日子。從某個時候開始,妳不再時常打電話或發簡訊給我,我們越來越少閒聊或真摯談心。我偶爾會為此心傷,但我告訴自己,這是妳認真生活的證明。
這次與妳道別後,我坐在回程的飛機上,一直想起妳的樣子。我很擔心,妳會不會和我之前一樣,正處於「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
我也曾經歷過的「中年危機」
我從沒跟妳提過,我 37 歲到美國進修時,也曾經對未來感到苦惱。
某一天, 70 多歲的指導教授告訴我,妳似乎身處「中年危機」。我當下受到不小的打擊,也不認為自己已屆中年。對於 30 多歲的我來說,「中年」根本與我無關,那是別人的事。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的身心狀態正如同老教授所言,早已感受到中年的變化。最初,我意識到自己時間所剩不多,當下或許是挑戰新事物的最後機會。我為此感到非常焦慮,深怕自己糊里糊塗,虛度此生。
我想,應該沒錯。如果妳正在經歷 40 歲的成長痛,身為一個母親與精神分析師,我想在為時太晚前給妳一些提醒,於是我開始趁著看診的空檔寫信給妳。這是 2013 年《心理醫師媽媽給女兒的人生真心話》出版後,我時隔十年再次寫信給妳。
3、40 歲的妳,正處於人生最忙碌的時期。無論在公司或家裡,都有數不盡的工作像洪水般湧入妳的生命。妳會覺得每個人都在找妳,彷彿少了妳,就做不了事情。這些過程我都經歷過,所以不難想像那是什麼心情。那種感覺是,就算有另一個分身也不夠用,有時甚至想拋下一切,逃到沒有人的地方。
長大成人,就是在社會上找到立足之地的過程。身為工作者,必須有自己的一技之長;身為社會的一分子,必須努力培養正確的人格。而我們就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長,全心全意工作,獲得他人的肯定,盡情地向前衝刺。
圖/在家時,年幼的孩子總是找媽媽,還有處理不完的家事和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連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都沒有。Unsplash by charlesdeluvio
四十歲族群的辛苦,最讓我心疼
但在即將迎來 30 歲尾聲時,體力卻逐漸下降,熱情也慢慢消失。問題是,我們每天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隨著經驗累積,來自公司的期待越來越高,即使我們對工作投注所有心力,還是不夠。
隨著職涯發展,這個年紀正是成為組織核心幹部的關鍵,必須同時承受來自上下層的壓力。在家時,年幼的孩子總是找媽媽,還有處理不完的家事和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連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都沒有。每天過著這種生活,勢必會覺得自己受到剝奪。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卻找不到自己。
縱使今天認真做完每件事,明天照樣要做同樣的事;今天結束像戰爭一樣的育兒工作,明天仍然要繼續。畢竟努力經營至今的工作和家庭,總不能說放棄就放棄。此時的人生,就像是一個無法逃脫的陷阱。厭倦日復一日、原地踏步的人們忍不住要問:「難道我的人生就只能這樣,我到底是為了什麼奔波至今?」
目前的 40 歲族群比任何世代都還要努力,卻很少有人察覺他們的辛苦。在社群媒體主導的世界裡,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名利雙收。相較之下,平凡的普通生活突然變得貧乏。
人們會不斷追問,妳活到這個年紀都做了什麼?現今,在大企業上班,在首爾買一棟房子,成為「新常態」。多數的 40 歲族群每天都那麼認真生活,卻不為自己感到自豪,反而陷入更深的自我懷疑之中。
現在 40 多歲的人,從小大到沒有一天過得愜意。大考競爭、就業競爭、升遷競爭、育兒競爭等等,人生猶如一場永無止境的競賽。世人告訴你們:「考完大考、進了公司後,苦難就會結束,從此展開幸福生活。」可是,幸福時光卻不曾來臨。
好工作越來越少、物價越來越高、平均壽命越來越長。環境一天比一天惡劣。即使感覺稍微接近成功或幸福了,它們就會像捉弄人一樣,逃到更遠的地方。更令人惋惜的是,你們認為一切都是自己不夠好。
競爭是透過比較而來。 40 歲的族群一輩子都在拚輸贏,隨時都在衡量一切,對自己也不例外,甚至只在圓滿達成任務時,才會像在發獎勵一樣,給自己一些愛。但日益惡劣的世界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極少,致使 40 歲族群很少愛自己。
活得比任何人認真,卻對自己最苛刻,這點讓老一輩的我格外心疼。現在的生活很不容易,也找不到比你們更努力生活的世代,妳卻一直不滿意自己,這點真的讓我很痛心。
她痛哭著說,忘了要愛孩子原本的樣子
不久之前,有個媽媽因為孩子的教養問題來找我看診。她和妳同年齡,從小受到母親過度的控制和指責。母親對她的成績要求很高,從上補習班到交友無一不管。只要她一不聽話,母親就會說自己這些年過得多辛苦,罵她是壞女兒。所以,她的目標是絕對不要成為母親那樣的媽媽,一定要愛孩子原本的樣子。
然而,當孩子上了國小後,她發現自己開始過度操心和控制孩子,老是叫孩子去補習,責罵孩子態度散漫。母親的行為曾經讓她氣得咬牙切齒,但如今她的行為如出一轍。我問她,妳真正想對孩子說的話是什麼。她猶豫了很久,開口說道:「我想跟他說,你不一定要成為怎樣的人,什麼都做不到也沒關係,你本來的樣子就很令人喜愛。」接著,她哭了很久很久。她懂了,那是她想對孩子說的話,也是自己一直想聽到的話。
女兒啊,我以前常對妳說這些話嗎?聽完她的話,我好後悔。我應該多支持妳,讓妳知道不管別人怎麼說,都要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的生活。我很痛心,因為我也用世人的標準衡量妳,在有意無意間造成妳的心理負擔。
如今回想,雖然我曾因為妳的優秀表現而感到驕傲,但那不是我愛妳的原因。對我來說,妳的存在本身就像是一道光。有了妳之後,我才明白,所謂「愛的力量」是那麼的強烈巨大。妳也是為我開啟新世界的恩人。如果妳不明白這件事,那絕對不是妳的問題,而是我的錯。
圖/我的寶貝女兒,我真的希望妳能記住,無論別人說什麼,妳都是我最珍惜的人。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四十歲的混亂,只是必經的成長痛
我的寶貝女兒,我真的希望妳能記住,無論別人說什麼,妳都是我最珍惜的人。還有,如果妳正在經歷 40 歲的「成長痛」,希望妳不要太害怕。
我記得自己在 37 歲陷入中年危機時,雖然過得很辛苦,卻也獲得機會,得以仔細思考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果斷捨棄不重要的事物。在近 40 歲時可以獲得「修剪人生」的機會,對往後的日子很有幫助。
40 歲經歷的混亂,既是告訴我們改變時機到來的訊號,也是叫我們邁向人生新階段的內在聲音。藉由此刻的混亂整理人生、再次成長,這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所以,女兒啊,希望妳在面對 40 歲的變動時不會太害怕,是時候回頭看看,過去為了迎合外界標準、完成被賦予的角色和責任,始終壓抑的自我需求。
不管別人怎麼說,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吧!屆時,妳就能知道自己最珍惜的是什麼,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後,未來,不管是什麼考驗都無法擊潰妳,妳會變得更加堅強。
未來的世界依舊會鞭策妳更加努力,逼問妳為什麼只能做到這樣。不過,世人無法代替妳而活,妳的人生要自己作主。要相信妳自己的感覺和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身邊有珍惜的人相伴,這就是成功的人生。不要費盡心思,試圖做好每一件事。
不要因為世俗的眼光而退縮,過妳想過的生活吧!
女兒啊,妳絕對有能力和資格這麼做,而且我會支持妳,直到最後一刻。
永遠愛妳、支持妳的媽媽
(本文作者韓星姬,原文節錄自《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商業週刊出版)
圖/商業周刊《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