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小黃瓜涼拌、小黃瓜炒蛋…,這些常見小黃瓜料理你最愛哪一種?小黃瓜營養多,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K、鎂、鉀、錳、β-胡蘿蔔素與類黃酮等多種人體必須營養素。且因小黃瓜熱量低、含水量多的特性,更被視為常見的減重聖品之一。不過,想獲得小黃瓜的好處,到底該怎麼吃好呢?生吃可以嗎?小黃瓜苦苦的是因為有農藥殘留?
夏天是吃小黃瓜的季節!小黃瓜的水份含量超過90%,是夏天的代表性蔬果之一,很適合搭配其他食材,無論做沙拉、夾三明治或清炒都很適合。《優活健康網》整理小黃瓜的相關知識,包括功效、禁忌、挑選與保存,最後還加碼「涼拌小黃瓜DIY」,在家就能輕鬆料理!
小黃瓜功效
小黃瓜是夏天最常見的蔬果之一,營養成分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K、鎂、鉀、錳、β-胡蘿蔔素與類黃酮。其最具代表的特性就是含水量非常高,有利清涼解暑、補充水分、熱量低,是常見的減重聖品之一,以下整理小黃瓜的功效:
▌減肥瘦身:小黃瓜有將近96%水分,每100公克熱量只有13大卡,而且吃了很有飽足感,適合體重控制食用。
▌消水腫:小黃瓜的鉀離子能夠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分,調節滲透壓以避免水分滯留,達到利尿、消水腫的功效。
▌抗發炎:小黃瓜的維生素C是天然抗氧化劑,能夠減輕氧化傷害,降低身體發炎反應。
小黃瓜禁忌
小黃瓜的營養價值雖然很多,但小黃瓜屬性寒涼,攝取過多可能會造成脾胃虛寒,也可能會加重腸胃不適的症狀,建議腸胃虛寒者不宜生吃太多小黃瓜,最好煮熟再吃。若出現以下2種狀況,建議減少攝取量:
▌脾胃虛寒:小黃瓜隸屬寒性物質,攝入過多的小黃瓜,可能會造成脾胃虛寒。
▌腹痛、腹瀉症狀:小黃瓜富含大量的水分,如果本身有腹痛、腹瀉症狀,反而會讓症狀加劇。
圖/摸起來飽滿硬實、刺疣完整,且有重量感的小黃瓜,表示新鮮、瓜肉水分含量充足。freepik by stockking
小黃瓜挑選
如何挑選品質好的小黃瓜?建議可以從質地、長度、色澤與形狀來看。最好挑選瓜體粗細平均、摸起來飽滿硬實,且有重量感的小黃瓜,表示瓜肉水分含量充足。《優活健康網》整理小黃瓜的挑選方法,保證買到的都鮮脆好吃:
▌質地:瓜身挺直硬實,選購時可輕壓蒂頭部位,若是鬆軟即為老化。
▌長度:長度15公分以內較佳,瓜身太長籽比較多,會影響口感。
▌色澤:色澤濃綠表示新鮮,黃化表示過熟。
▌形狀:刺疣完整,內側彎度不超過2公分,沒有其他傷口。
小黃瓜保存
瓜類就屬小黃瓜最不耐放,很多人常常把小黃瓜買回來就往冰箱放,這樣其實是錯誤的做法,小黃瓜不耐低溫,冰過頭會造成凍傷,冷藏溫度不宜低於7度。
所以正確的方式是,擦乾小黃瓜的表面水分後,以報紙包住外加一層塑膠袋冷藏,可保存約4、5天。此外,也可利用空的鮮奶盒或保特瓶,將小黃瓜花萼端部分朝上,直立放置會更好,才能正確保存小黃瓜。
小黃瓜苦澀是有農藥嗎?
小黃瓜可生吃也可煮熟,許多人生吃冰涼的小黃瓜來消暑解渴,但有時候吃完後嘴巴會有苦澀感,因此有人疑問「小黃瓜口感苦澀,是因為噴了農藥」,其實小黃瓜的苦澀口感跟農藥沒有關係,而是其特殊的成分(葫蘆素、單寧及丙醇二酸)所造成。
營養師蕭瑋霖於臉書粉絲頁分享,小黃瓜雖然熱量低、膳食纖維含量高,但它有維生素C分解酶,如果生吃會破壞其他食物的維生素C,盡量避免生吃。
涼拌小黃瓜DIY
小黃瓜的料理有很多,像是小黃瓜沙拉、小黃瓜炒蛋、小黃瓜炒蝦仁⋯等,其中「涼拌小黃瓜」為常見的小黃瓜料理,吃起來清爽唰嘴又解膩。《優活健康網》整理涼拌小黃瓜的簡單作法,只要2步驟就可以上桌,也可以根據自身口味調整:
▌材料:小黃瓜4~5條、綠豆涼粉1盒、大蒜數瓣,鹽、糖、醋適量。
▌作法:
❶ 小黃瓜拍碎成塊狀或切片。
❷ 涼粉切成小塊,加入蒜末、調味料,拌勻後即可。
(優活健康網 王韻雅/報導,原文標題為:小黃瓜最好別生吃?口感苦澀竟是有農藥?搞錯「1吃法」營養全流失)
➤ 延伸閱讀:奇異果怎麼吃最營養?搞懂「黃色V.S綠色」功效與挑選:防癌吃這種
專欄簡介: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更多內容請至【Uho優活健康網】/【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