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菜價漲,葉菜類蔬菜好貴買不下手?價格不易受波動的杏鮑菇、金針菇等菇類,或許是你補充膳食纖維的另一選擇。究竟杏鮑菇營養為何、如何保存?杏鮑菇料理方式又有哪些?用對切法後乾煎,口感竟像干貝?
杏鮑菇營養豐富,含多醣體、粗纖維,有助降低身體膽固醇含量
根據「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資料,杏鮑菇是鮑魚菇的一種,是所有鮑魚菇中風味最佳的菇品。因杏鮑菇的菌肉肥厚,菌柄結實呈乳白色,而且質地細膩脆嫩,吃起來的口感就像是鮑魚,並有淡淡的杏仁香味,因而取名為「杏仁鮑魚菇」,簡稱「杏鮑菇」。
杏鮑菇營養豐富,擁有蛋白質、粗纖維、多醣體、多種維生素以及人體必須的八種胺基酸,有助於組織修復,肌肉生長,其中多醣體可以調節生理機能,是營養又健康的養生食材!
且從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資料來看,每100公克杏鮑菇熱量約為41大卡、膳食纖維含量高達3.1公克,是高纖低卡的好食材。「鮮享農YA - 農糧署」也表示,適量食用杏鮑菇有助於降低身體膽固醇含量、調節血壓、增強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
杏鮑菇保存、挑選有學問,冷藏可以放多久?出現這2情況別吃
在挑選杏鮑菇時,選擇外觀完整、大小適中(約10-15公分長度),菇柄肥厚具乳白色,輕輕按壓起來有彈性,無酸敗味,且有菇類的清香者為佳(不要購買潮濕/水浸狀的杏鮑菇)。
杏鮑菇可以放多久?根據「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專建議,杏鮑菇購買後若未立即食用建議冷藏保存,約可保鮮2週左右的時間。但別忘了把握品嚐它新鮮美味的好時機,儘早料理食用;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現杏鮑菇表面已發黃或產生黏液,則建議丟棄勿食。
圖/杏鮑菇不同切法,適合的料理也不太一樣。Pixabay by maxmann
杏鮑菇料理美味關鍵在杏鮑菇切法,3處理方式對應食譜報你知
鮮嫩多汁的杏鮑菇,質地脆嫩、帶淡淡杏仁香氣,加上口感似鮑魚而得名。不同切法,適合的料理也不太一樣。而關於杏鮑菇要洗嗎?如今在栽種技術進步下,杏鮑菇、金針菇、秀珍菇、鴻禧菇、雪白菇等菇類,多在內嚴密控制溫溼度的環境下,以太空包培養長大,除不需要噴灑農藥外,幾乎沒有灰塵沾染的問題。所以,只要把根部去除,並清除表面的木屑,不需要特別清洗就可以進行烹調與料理。
杏鮑菇切法1/「切圓片」後畫格狀
搭配蒜泥、奶油等食材香煎,口感軟嫩厚實多汁,外觀似干貝。處理方式分為「切、劃、煎」3步驟。
推薦料理—香煎杏鮑菇
材料:杏鮑菇、蔥花、蒜末、辣椒,或醬油膏、蠔油、奶油。
作法:
1.切:杏鮑菇切小段(約2公分厚)。
2.劃:雙面以刀輕劃(格紋愈細愈好)。
3.煎(有油):鍋中倒油或奶油(有健康考量可避用奶油),以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灑上鹽巴及胡椒調味。
煎(無油):乾鍋轉中小火,上色後煎至邊緣微焦,灑上鹽巴及胡椒調味。
備註:除了香煎還可以做成椒鹽口味(加上爆炒後的蔥花、蒜末、辣椒)或醬燒(加入醬油膏或蠔油拌炒收乾)口味。
圖/厚實多汁的香煎杏鮑菇做法。取自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
推薦料理—蒜香奶油杏鮑菇
材料:杏鮑菇、奶油、蒜泥,鹽、胡椒適量。
作法:
1.奶油煮至融化,加蒜泥炒香。
2.下杏鮑菇煎至兩面金黃。
3.加鹽、胡椒調味。
杏鮑菇切法2/「切塊」(以滾刀方式)
適合以三杯等快炒方式料理,口感扎實有嚼勁。
推薦料理—三杯杏鮑菇
材料:杏鮑菇、薑、蒜、醬油、蔥段、辣椒、九層塔。
作法:
1.薑、蒜爆香。
2.下杏鮑菇、醬油炒至收汁。
3.加蔥段、辣椒、九層塔翻炒。
杏鮑菇切法3/「手撕」方式撕成條狀
口感似雞絲,吸附滿滿醬汁。
推薦料理—金沙杏鮑菇
材料:杏鮑菇、蒜末、鹹鴨蛋、胡椒適量。
作法:
1.蒜末爆香後加鹹蛋黃炒至起泡。
2.加入鹹蛋白、杏鮑菇炒熟。
3.胡椒調味。
圖/杏鮑菇切法,切圓片、切塊、手撕「這樣切」料理方式大不同。取自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
但要提醒的是,杏鮑菇等菇類因鉀離子含量較高,且普林含量雖不如內臟、海鮮、肉類,但仍比一般蔬菜高的特性。建議有腎臟病、尿酸高、痛風控制不良者,應與營養師溝通、討論後適量食用。
另外,杏鮑菇也是高膳食纖維食物的一員,腸胃蠕動不佳、消化性潰瘍者,或曾做過腹部手術者,大量食用膳食纖維食物,有可能會引發脹氣、腸道不適,甚至腸阻塞,建議少量食用,或可在食用前,先諮詢醫師及營養師意見較佳。
參考資料:
1.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菇菇家族親友多,形狀各異、口感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