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名嘴張友驊跌倒搶救!5高風險族群最容易跌倒,年長者尤其小心 | 健康遠見
疾病

名嘴張友驊跌倒搶救!5高風險族群最容易跌倒,年長者尤其小心

名嘴張友驊跌倒搶救!5高風險族群最容易跌倒,年長者尤其小心 名嘴張友驊跌倒搶救!5高風險族群最容易跌倒,年長者尤其小心。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69 歲政治評論家張友驊於 10 月 3 日 6 點多與妻子於義區吳興街一處巷弄散步時,意外跌跤,頭部遭到重擊,當場失去意識及呼吸心跳,緊急送至北醫急診搶救。統計顯示,跌倒是造成 65 歲以上長者受傷住院和急診的主因,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提高。

跌倒也會釀大禍,長輩尤其要小心

衛福部 112 年死因統計結果顯示, 112 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為 7063 人,居國人死因第 8 位,其中跌倒(落)致死人數占 23.6 %( 1665 人),顯示即使只是走路不慎跌倒,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結果。

而張友驊跌倒後,頭部也因此受到重創,消防人員獲報趕抵現場,檢查發現,他已無呼吸心跳,實施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及心肺復甦術(CPR),恢復生命跡象,但仍無意識,緊急將他送至北醫,目前正在治療觀察中。

長輩跌倒怎處理?3個步驟快速送醫

步驟1:不要慌張、不要急著將長者拉起身,否則可能造成長者傷勢加重或有生命危險。

步驟2:以及受傷或出血等狀況。

步驟3:若長者意識不清或大量出血,盡快撥打 119 ,緊急送醫。

誰容易跌倒?5大高風險族群老人要特別小心

1. 年老女性:

其跌倒的風險大約是男性的兩倍,原因在於視力變差,體能降低,肌肉量不足。

2. 獨居長者:

獨居老人跌倒的風險較高,因其大部分獨居者為年老女性。

3. 機構住民:

住於機構的老人跌倒的風險較高,亦較常跌傷或發生骨折,其平均發生率約每年每床 1.5 次跌倒,大約是社區老人的 3 倍。

4. 身體狀況不佳者:

如有跌倒史,缺乏運動,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或/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IADL)失能,自評健康不佳等民眾。

5 .固定服用某些藥物:

例如,抗精神病藥物(抗焦慮藥/鎮定劑)、胰島素、麻醉止痛藥、抗痙劑、抗憂鬱劑,可能因為副作用,而容易平衡失控或暈眩。

危險藏在生活裡,這些場所步行要謹慎

戶外環境:

寒冷或酷寒的天氣、地面不平或照明不足、路面濕滑。

居家環境:

照明不足、牆壁亮度不夠、地板潮濕髒亂、地毯太小、磨損、未固定好。走道堆放雜物、階梯無欄杆,以及磨損、不平、粗糙。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建議,參考國康署《長者防跌妙招手冊》,內容提供居家環境檢核表、防跌習慣提醒表、防跌處方、長者身體機能評估方式等自我評核表單,舉凡從住家環境是否有充足照明、扶手固定是否牢固、助行器或拐杖是否合適、地板是否雜亂或濕滑、衣物及鞋子是否合身、住家通道是否妨礙步行及用藥安全等。

核稿編輯:陳如頤

(NOW健康 翁靖祐 台北報導;本文轉載自NOW健康網站)

專欄簡介: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

更多內容請至【NOW健康網站】/【NOW健康粉絲團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