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這些行為會短命!想健康長壽,北醫大研究證實做到5件事平均多活7年 | 健康遠見
抗老

這些行為會短命!想健康長壽,北醫大研究證實做到5件事平均多活7年

青菜吃太少,壽命也減少!
這些行為會短命!想健康長壽,北醫大研究證實做到5件事平均多活7年 這些行為會短命!想健康長壽,北醫大研究證實做到5件事平均多活7年。Pexels by Thirdman

編按: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 7 日發表,「 5 種生活型態」與壽命的關聯性,包含「不抽菸、不過量飲酒、充足運動、多吃蔬果以及保持健康體重」,追蹤逾 15 年後結果發現,全面採取健康生活型態者較長壽,比起僅有一項或沒有前述健康行為的人,保持 5 種健康行為的民眾平均可多活 7.13 年,並減少高達 28.12 %的年度醫療支出。

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發表生活型態與壽命的關聯性,結果顯示,每週僅攝取1份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明顯比一般人減少 8.5 年,而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壽命則增加 3.25 年。

這份研究是由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應用流行病學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羅偉成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台大公衛學院及中研院統計所共同合作,利用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分析台灣逾 1.9 萬名 30 歲以上成年人的健康數據,探討 5 種健康行為的平均壽命評比,平均追蹤逾 15 年。

研究:5健康生活型態和壽命有關,全做到平均多活7年

這項研究分析的健康行為,包含不抽菸、不過量飲酒、充足運動、多吃蔬果以及保持健康體重,全面採取健康生活型態者較長壽,比起僅有1項或沒有前述健康行為的人,保持 5 種健康行為的民眾平均可多活 7.13 年,並減少 28.12 %的年度醫療支出。

細項分析各項健康行為與平均壽命的關聯性,結果顯示,不抽菸者比癮君子多活 2.31 年,不過量飲酒者可多活 1.62 年,每天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可延長 3.25 年,充足運動者比起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顯著增加 2.1 年平均壽命。

每天至少要吃 3 份蔬菜與 2 份水果,蔬菜 1 份大約是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水果 1 份相當於 1 個拳頭大小。freepik by jcomp圖/每天至少要吃 3 份蔬菜與 2 份水果,蔬菜 1 份大約是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水果 1 份相當於 1 個拳頭大小。freepik by jcomp

國健署建議,每天至少要吃 3 份蔬菜與 2 份水果,蔬菜 1 份大約是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水果 1 份相當於 1 個拳頭大小。羅偉成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台灣民眾攝取充足蔬果量比例有待提升,達到每天 5 蔬果民眾偏少,每週僅攝取 1 份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明顯比一般人減少 8.5 年。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研究發現,體重過重民眾壽命可能不會有明顯改變,但醫療支出卻比正常體重者增加了 21.1 %。羅偉成說,雖然身體質量指數(BMI)過重沒有顯著造成死亡風險,但依舊會增加罹病風險,過重或是肥胖者仍會被慢性疾病纏身。

羅偉成提醒,健康行為不僅與壽命長短相關,也與生活品質及經濟負擔有密切關聯。這是台灣首度針對保持 5 種健康行為可延長多久壽命所進行的研究,研究已於 2024 年 7 月刊登於國際公共衛生期刊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

本文轉載自2024.10.07「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