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雨天濕漉漉的天氣,上下班通勤經常全濕的鞋子、曬不乾的衣服、擁擠的交通…,這些下雨造成的不便,不僅容易讓人煩悶,秋冬陰沉、濕冷的天氣更是使人湧出惆悵、憂鬱之感,心情好轉不起來。究竟該怎麼擺脫這些惱人的負面情緒,不再「為雨愁眸」呢?不妨跟著營養師從飲食下手,讓對的食材趕走你的憂愁!
最近雨一直下,心情感覺也好轉不起來,到底為什麼下雨容易使人憂愁,飲食上又可以怎麼吃幫助我們解憂,就讓好食課 Titan 林世航 營養師來為你解惑,教教你怎麼吃才對!
陰雨總讓你憂愁嗎?那你有可能有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簡稱SAD,於 100 個人當中,大約就有 1.5 人有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秋冬及雨季陽光照射時間短,體內血清素含量下降,造成憂鬱、情緒不穩的問題。
SAD患者常見4症狀表現
1. 情緒低落、不穩定,容易生氣或哭泣。
2. 對於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甜食需求大增,有暴飲暴食跡象,也導致體重容易增加。
3. 常常感到疲倦、容易昏昏欲睡。
4. 遠離社交,減少出席社交場合的機會。
季節性憂鬱飲食2建議
補充碳水化合物:
可以多吃南瓜、糙米、玉米、地瓜、栗子等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食材,促進血清素合成,並建議減少精製糖的攝取,因為甜食容易使血糖波動起伏大,容易有情緒不穩的問題。
維生素D食材:
可吃雞蛋、乾香菇、鮭魚、鰻魚、強化牛奶等高維生素D食材,因為研究發現缺乏日照,體內維生素D含量低,就容易有憂鬱傾向,而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有助於改善症狀!也建議多利用天氣好的時後出出門曬曬太陽,幫助自己透透氣,舒緩身心壓力,也可增加體內維生素D合成。
圖/好食課提供
(本圖文轉載自好食課FB)
專欄介紹:
好食課是專業的營養師團隊,我們即時掌握國際健康飲食潮流,洞察台灣民眾健康與飲食現況,與大家分享最新、最正確、易懂的食品營養資訊,希望與大家一起邁向更健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