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發燒怎麼辦,一定要吃退燒藥嗎?體溫39度以上才要積極處理? | 健康遠見
首頁 / 

發燒怎麼辦,一定要吃退燒藥嗎?體溫39度以上才要積極處理?

發燒怎麼辦,一定要吃退燒藥嗎?體溫39度以上才要積極處理? 發燒怎麼辦,一定要吃退燒藥嗎?體溫39度以上才要積極處理?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編按:發燒怎麼辦?發燒溫度超過幾度要注意?當發燒症狀出現時,就要吃退燒品嗎?還是發燒39度以上才要積極處理?大人發燒跟小孩發燒處理、應對方式一樣嗎…,上述問題是許多民眾常有的疑問。有鑑於此,《健康遠見》特選此篇一次解答。

發燒時,除了身體不舒服,也有人擔心會持續發燒延誤病情,常會至藥局經藥師或藥劑生指示購買退燒藥品。疫情後,退燒藥似乎也成了家庭常備藥品,但是,為什麼會發燒?當發燒症狀出現時,就要吃退燒藥品嗎?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方文輝醫師,為大家說明發燒的正確處理方式及用藥注意事項。

發燒原因—外部感染或體內發炎

方文輝醫師說明,人體會發燒主要是因為外來的病原體感染(如病毒、細菌),也有部分原因是體內異常的細胞導致發炎反應(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這兩種情況都會促使我們的免疫細胞釋放細胞激素,當大腦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接收到細胞激素的訊息後,就會升高體溫。

當體溫升高後,會加速血液循環,可以促使免疫細胞更快速處理病原菌,也會讓病原體複製的速度變慢,整體看來,敵消我長,有助身體復原。但如果是體內異常免疫現象導致發炎而造成的發燒,反而是不好的反應,得要多注意。

方醫師指出,發燒時若伴隨有其他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筋骨酸痛、疲累等症狀,多半是病原體感染,此時發燒是身體啟動自救模式,目的在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不必急著吃退燒藥,但是如有脫水、電解質不平衡、胃口變差等導致身體虛弱的狀況出現,可以採取多補充水分跟電解質、洗溫水澡等方式,適時地降溫且讓身體處在較舒服的狀態以保有抵抗力,而成人若耳溫超過 39.5 ℃,則可考慮服用退燒藥物

孩童因為下視丘發育尚未完成,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很容易有燒過頭的情形,方醫師提醒照顧者,要更注意其體溫的變化,若 39° C以上的高溫持續 10 幾分鐘至半小時,就要積極退燒。食藥署也提醒,除了用藥外,民眾也可泡溫水,幫助血管擴張,有助散熱降溫。

發燒該不該吃退燒藥?發燒超過幾度(° C)要注意,是許多人常有的疑問。freepik by yanalya圖/發燒該不該吃退燒藥?發燒超過幾度(° C)要注意,是許多人常有的疑問。freepik by yanalya

認識退燒藥!學會最佳使用時機

多數人都有服用退燒藥的經驗,但是,您知道退燒藥的成分是什麼?有何副作用呢?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方文輝醫師說明國內常見的三大類退燒藥:

一、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

俗稱普拿疼的成分,此類退燒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不影響腎功能,通常吃完藥後 1 小時內會退燒,如果服用乙醯胺酚過量,或是肝功能下降時,肝臟就無法正常代謝,其代謝物反而會產生毒性,發生肝傷害,因此民眾仍應按醫師或藥師指示服用。

二、NSAIDs(非類固醇類解熱鎮痛藥):

此類藥品種類繁多,且退燒效果好,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為含有Cox-1抑制劑,可能會引起腸胃道不舒服的副作用,腎功能不佳者,也要避免自行服用,所以最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

小朋友使用的塞劑也是屬於此類藥品,因為不經由口服,所以不會引起腸胃道症狀。二為僅含有Cox-2抑制劑,比較不會傷胃,但長期服用恐有影響腎功能的疑慮。

三、類固醇:

通常於自體免疫疾病病患發燒時使用。

未確認發燒原因,勿貿然服用退燒藥

方醫師提醒,適度的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在未確定病因前,不要冒然退燒!若經醫師診斷為病原體入侵,屬於細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療;屬於病毒感染時,除了少數特定病毒有抗病毒藥,例如,針對流感病毒的克流感等,其餘則大多採支持性療法,即適時給予退燒藥,降低不舒服的症狀並可多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退燒藥。

食藥署也提醒,若民眾正在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血劑、高血壓等藥品,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有服用類固醇等藥品,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是否適合使用退燒藥,以免產生藥品交互作用,進一步危害健康。

適度的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在未確定病因前,不要冒然退燒。取自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圖/適度的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在未確定病因前,不要冒然退燒。取自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文字撰寫 | 遠見編輯群

(本文轉載自2024.10.04「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94期,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