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黑白大廚》爆紅全球放送韓食文化!反思台灣在地食材該如何提升國際競爭 | 健康遠見
韓國

《黑白大廚》爆紅全球放送韓食文化!反思台灣在地食材該如何提升國際競爭

《黑白大廚》爆紅全球放送韓食文化!反思台灣在地食材該如何提升國際競爭 《黑白大廚》爆紅全球放送韓食文化!反思台灣在地食材該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取自臉書@Netflix

韓國飲食文化快速地在全球普及,與流行音樂和韓劇是密不可分,日本則是以「精緻化」和「品牌化」在國際上推廣成功;台灣的餐飲文化錯綜複雜、不容易聚焦,因此如何用在地食材推廣至國際是值得深思和討論。

近期當紅的影視作品《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喚起了不少觀眾對韓國飲食的關注,也對於如何推廣台灣在地食材,是否有更創意及整體的策略,有了諸多的討論和思考。台灣具有豐富的農產品和海鮮資源,並且因其地理條件和氣候多樣,適合生產許多獨特的食材,若是可以更有效的推廣,這不僅能促進國內餐飲產業的發展,也能提升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食農競爭力。

韓國與日本的飲食文化推廣策略

韓國的飲食文化之所以能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普及,與韓國流行音樂 K-Pop、韓劇都密不可分。我們常在韓劇中的經典場景會出現泡菜鍋、拌飯等韓國美食,讓全球觀眾產生共鳴並進而對韓國料理產生興趣。並且南韓政府成立韓食財團(Korean Food Foundation)來推廣韓國菜,來讓更多人認識韓食。推廣的方式包括贊助美食專欄、跟國際媒體合作拍攝電視特集還有出版南韓當地的美食地圖。

日本飲食文化的國際化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精緻化」和「品牌化」的推廣策略,日式料理強調食材的新鮮和製作的精細,也符合當代消費市場對高品質飲食的需求。並且日本政府也積極推動飲食外交,並於推出「Cool Japan」計畫,旨在以飲食、時尚和動漫等文化元素將日本推向國際市場,並藉此帶動觀光商機的發展。

(延伸閱讀:《黑白大廚》不只挑戰料理競賽天花板?國家級韓國飲食文化推廣才是背後目的

南韓政府成立韓食財團(Korean Food Foundation)來推廣韓國菜。取自instagram by korean_food_foundation圖/南韓政府成立韓食財團(Korean Food Foundation)來推廣韓國菜。取自instagram by korean_food_foundation

乘載歷史與文化的台灣在地食材如何向外推廣?

事實上推廣台式的餐飲文化困難度較高,也因為在類型和發展上,導致不容易聚焦,但是著重在地食材,就比較容易深化。許多台灣傳統食材,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意義,例如原住民的山豬肉、馬告等特有食材,或是中部的麻芛、烏魚子,南部的愛玉、虱目魚等,都是台灣特有的食材。

尤其是台灣的水果和農產品,不少都比其他國家的類似作物更有特色,像是黑金剛蓮霧是因其豐富的口感和甜美的味道;台南麻豆地區的文旦以其清甜的果肉和獨特的香氣聞名;來自東部花東縱谷地區的特產金針花常用於湯品,以及台東縣池上鄉的米香氣濃郁。另外包含石斑魚、愛文芒果,以及本土種植的高山茶與咖啡,都有不錯的市場接受度。

因此當我們看到國際上許多原本就是重視餐飲推廣,以及食材國際銷售的國家,持續發展出更有力的行銷方式時,也可以藉此思考如何提升並改進現有的溝通行銷方式。尤其推廣在地食材有助於促進農村經濟的復甦,透過食材推廣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並且吸引年輕人返鄉從事農業,增加有機農業和高價值畜牧漁業,也能夠有效提升地方經濟。

來自東部花東縱谷地區的特產金針花常用於湯品。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來自東部花東縱谷地區的特產金針花常用於湯品。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獨具辨識度推廣策略:台灣食材「品牌化」及結合當地美食文化

我認為將台灣食材「品牌化」是推廣在地食材的關鍵之一,擁有資源的政府除了協助農產品創立獨立品牌,更應該進行整體性的推廣策略,若國際上有興趣的採購者,能夠識別出「台式食材」的優勢。幫助消費者辨識並信任來自台灣的食材,這不僅能夠提高國內市場的消費意願,也可以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透過影視作品來達成餐飲與觀光結合的行銷方式,看起來是有一定效果的,所以我們也可以以此借鏡,與國際知名廚師或餐飲品牌合作,利用其影響力來推廣台灣食材。例如邀請米其林星級主廚設計以台灣食材為主的菜單,或者設計台灣食材的主題節目,將獨特的食材推向國際餐飲市場。

(延伸閱讀:《黑白大廚》團體賽超刺激,白湯匙廚師們餐廳預約夯爆+IG全公開

台灣有許多獨特的美食文化,可以將在地食材結合當地文化與旅遊業進行推廣,透過餐桌文化與美食旅遊來推廣食材。Pexels by Kai-Chieh Chan圖/台灣有許多獨特的美食文化,可以將在地食材結合當地文化與旅遊業進行推廣,透過餐桌文化與美食旅遊來推廣食材。Pexels by Kai-Chieh Chan

另外台灣有許多獨特的美食文化,可以將在地食材結合當地文化與旅遊業進行推廣,透過餐桌文化與美食旅遊來推廣食材。從美食節、推廣農村旅遊體驗出發,讓國際觀光客可以直接參與到,食材的生產和製作過程中。這不僅能夠增加消費者對食材的認知,也能夠促進地方經濟。並且持續透過國際展覽等平台,幫助台灣的在地食材進軍國際市場。

透過國家的力量推廣台灣在地食材,能夠有效提升台灣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促進文化保護與農村經濟發展。台灣擁有許多獨特的食材,這些食材不僅在國內市場具有潛力,也有望在國際市場上大放異彩。透過政策支持、品牌化與創新行銷等多管齊下的策略,台灣在地食材的未來發展,更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獲得能見度。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國家級餐飲推廣,關鍵在找到食材品牌價值》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專欄介紹:

食力於2015年10月正式開台。創辦團隊是一群媒體工作以及對食品科學與知識推廣有熱情的人。我們要重新建構民眾對食的信任,把過去被恐嚇、被誤解、被斷章取義的食品安全事件,用正確、知識與理性的角度,提供給閱聽大眾,讓「事實」能真正被看見。「報真導正」四個字,我們所寫,我們負責,更希望你們看到。

更多內容請至【食力網站】/【食力粉絲團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