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傷口快用矽膠貼片、去疤凝膠不留疤痕?醫:用錯時機恐成細菌培養皿 | 健康遠見
醫療

傷口快用矽膠貼片、去疤凝膠不留疤痕?醫:用錯時機恐成細菌培養皿

傷口快用矽膠貼片、去疤凝膠不留疤痕?醫:用錯時機恐成細菌培養皿 傷口快用矽膠貼片、去疤凝膠不留疤痕?醫:用錯時機恐成細菌培養皿。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編按:當皮膚不小心破皮、受傷、割傷,不想傷口留疤該怎麼做呢?相信在廣告宣傳下,不少人第一時間會選擇使用矽膠貼片,或在患部塗抹矽膠凝膠,以預防疤痕產生。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矽膠產品使用時機其實大有學問,如果民眾用錯方法,在傷口還未癒合期間就用,恐讓患部成細菌培養皿,使傷口惡化!

從小到大難免磕磕碰碰,不少人會用矽膠貼片或凝膠去疤,醫師提醒,傷口癒合才能用,否則恐成細菌培養皿越用越糟,簡單測試方式是拿酒精擦過去,若有細小傷口會覺得刺痛。

疤痕又分為肥厚型疤痕、蟹足腫

疤痕又分為肥厚型疤痕跟蟹足腫,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例行記者會中,台大醫院皮膚部兼任主治醫師王修含說明,肥厚型疤痕通常受傷部位多大、疤痕就多大。

蟹足腫就要小心了,王修含指出,蟹足腫會往外擴張亂走,所以才被稱為蟹足腫,一定要認真治療,否則又痛又癢,若蔓延到關節部位恐引起機能損失,無法正常伸展,例如,沒有辦法抬高手臂拿東西,曾聽過病人連睡覺都在痛。

王修含臨床上遇過不少青春期患者,因青春痘沒有妥善治療而變成蟹足腫疤痕,且蟹足腫是體質問題,仍有復發可能,好發於前胸、腹部、肩膀、上背部、頭頸處、耳朵等皮膚張力較大的部位。

(延伸閱讀:不慎抓破兩顆痘痘,27歲女背上長出半公斤「巨蟲狀」蟹足腫

想知道傷口癒合了沒,最簡單測試方式就是拿酒精擦過去,若有細小傷口會覺得刺痛。Unsplash by Diana Polekhina圖/想知道傷口癒合了沒,最簡單測試方式就是拿酒精擦過去,若有細小傷口會覺得刺痛。Unsplash by Diana Polekhina

科學證實矽膠產品能預防疤痕擴散、降低蟹足腫發生機率

王修含簡報提到,矽膠產品經科學證實可有效輔助處理疤痕,原理是在疤痕表面形成密閉防水層,讓疤痕處於保濕環境中軟化,能預防擴散以降低蟹足腫發生機率,又分成凝膠跟貼片2種類型,可根據傷口部位選擇。

矽膠凝膠、貼片產品用在未癒合傷口,恐變成細菌培養皿

❝「千萬不要用在還沒有癒合的傷口上!」❞

王修含數度強調,否則恐成細菌培養皿,越用越糟反讓傷口惡化,傷口到底癒合了沒有,首先一個簡單測試方式就是拿酒精擦過去,正常皮膚只會覺得涼涼的,若有細小傷口則會有刺痛感;此外,傷口癒合與否應排除結痂狀況,就算痂掉了,下面仍可能有傷口或化膿感染

使用疤痕處理矽膠產品是長期抗戰,最好自傷口癒合2週內開始使用。王修含解釋,若使用貼片,初期可先在睡覺時貼8小時,如無過敏或其他不良反應,慢慢增加到1天貼12小時,持續使用3到6個月;凝膠產品通常每天使用2次,塗抹須同一個方向,切勿來回揉搓。

食藥署提醒,「矽膠凝膠」或「矽膠貼片」都是屬於醫療器材,購買請至藥局或有販賣業醫療器材商許可執照店家,並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正確使用醫療器材。

本文轉載自2024.10.16「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